量子计算离现实应用更近一步 新算法展现前景(量子计算离我们多远) 99xcs.com

量子计算离现实应用更近一步。10月22日,谷歌在《自然》杂志上披露了与Willow芯片相关的量子计算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由新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米歇尔·德沃雷特领导的谷歌量子团队完成。谷歌表示,其量子计算机运行算法的速度达到了顶级超级计算机在经典物理领域执行类似代码的13000倍。

量子计算离现实应用更近一步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这是历史上首次证明量子计算机可在硬件上成功运行一项可验证算法,被视为推动量子计算机走向应用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成果让人类离能够推动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重大发现的量子计算机更近了一步。消息发布后,美国头部量子计算公司D-Wave和Rigetti Computing股价出现大幅波动,两家公司在经历10月22日收盘暴跌后,10月23日美股盘前股价涨幅均超过10%。

量子计算离现实应用更近一步 新算法展现前景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德沃雷特团队提出了被称为“量子回声”的新算法,这种算法通过向量子系统发送精心设计的信号,扰动其中一个量子比特,随后精确逆转信号的演化过程,以“聆听”返回的“声音”。这种方法解决了此前量子计算结果难以确认的问题,为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谷歌还计划在后续发表相关论文,介绍该算法进一步应用于原子/粒子间相互作用探测与分子结构解析等任务。

新算法的运作方式类似于一种高度先进的回声。通过这种方式,量子“回声”会通过相长干涉得到放大,使得测量具备极高的灵敏度。这使得量子计算机在未来有望在模拟量子力学现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例如,科学家用于研究化学结构的工具之一是核磁共振(NMR),而量子计算机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结果,帮助理解分子结构,从而为生物技术、太阳能、核聚变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撑。

在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的一项原理验证实验中,谷歌在Willow芯片上运行“量子回声”算法,对两个分子进行了研究,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技术一致,并揭示了传统方法无法获取的信息。这项实验被认为迈向了一台能够测量此前无法观测的自然现象的“量子观测仪”。

去年年底,谷歌发布了量子芯片Willow,实现了两项关键突破:一是在使用更多量子比特的情况下减少错误,破解了量子纠错挑战;二是在5分钟内完成了一项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数千年才能完成的标准基准计算任务。此次谷歌披露的量子可验证性意味着结果可以在谷歌的量子计算机或其他同等水平的量子计算机上重复得出,从而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量子计算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科技圈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包括谷歌、微软、IBM等大厂都在研发量子计算机。投资于量子信息技术的企业资本十分活跃,加速了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步伐。今年至今,美股上市的头部量子技术公司股价已经出现飙升,其中D-wave股价上涨近250%,Rigetti股价也上涨近140%。

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在量子技术上投入大量资源,一些头部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订单。例如,Rigetti近期宣布了总计近600万美元的量子计算系统采购订单。在全球范围内,由资本驱动的量子技术投资正在掀起新一轮浪潮。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母公司投资设立了量子专项风投基金55 North,该基金已参与了多项重要投资。

中国作为量子技术的全球领先力量,也有望在这一轮量子技术变革中迎来机遇。中国对量子技术的投资已经达到百亿美元规模量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相关项目指南,旨在推动量子信息科学方面的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尽管如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提醒业界应警惕和防止泡沫的产生,强调当前量子计算机的硬件水平尚无法在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上体现量子优势,距离大规模商用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