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se QuietComfort 35二代刚上市不久,去年上市的QC35一代备受大家好评,我们不妨来回顾下这款产品,小编已经准备好Bose QC 35一代的评测,这就承上供您参考。
包装BOSE QuietComfort 35 无线降噪耳机包装简洁,包装封面采用白色打底,再放上一张QC35的美照,简单大气。
背面是耳机的特性说明,全英文说明,这时候需要一个翻译。然而......我们还是接着往下看吧~
抽屉式设计,内部为黑色“抽屉”式纸盒,封页上方有BOSE字样,封页内侧上有耳机操作演示图,耳机和配件都装在配送的收纳盒中。
来张大合照,成员有 BOSE QC35 耳机、收纳盒、音频线、数据线、航空转接头、说明书、重要安全说明手册等。
赠送的收纳包,QC35采用可折叠的方式进行收纳,换来了更好的空间利用率。
收纳包的细节,赠送了一个飞机转换插头。
QC35 的造型总体来说还是维持了系列的一贯风格,但 Bose 这次没有延用上代(基础款)双拼色的做法,而是让设备周身色调尽量统一,更有低调、稳重之感。
两侧耳机的外壳,都选用了玻璃纤维尼龙。这么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比普通塑料更强的耐用性。此外,其表层还做了雾面处理,看上去更能体现出产品的质感。
QC35 的头梁是不锈钢材质,弯曲起来弹性很好,在调整尺寸时也可以伸缩自如,戴上去基本不会有夹头的感觉。
而顶端内侧的包裹物,则选择了近来愈来愈多被 3C 产品采用的 Alcantara 面料(原来更多用于轿车内饰),有那么点麂皮的意思,摸上去十分柔软。
至于耳机左右的软垫,外面用了一层人造皮革包覆,戴起来的感觉就是绵绵软软,耳朵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整个耳罩内部给耳廓留出了足够大的空间,加上设备整体仅有 309g 的重量,哪怕是长时间佩戴,QC35 也能保证相当好的舒适度。
下面的耳机主体,可以90度放平,这种设计如今已经非常常见,在收纳的时候非常管用。
耳罩右侧集成有音量加减按键和暂停按键,位置在耳罩底部偏后方,就是靠近耳垂的位置,在需要使用按键时,大拇指会很自然的放在这三个按键上。三个按键采用并列式排布,中间的暂停键会比两侧的按键更低些,盲触时能很好区分这三按钮。
在使用普通的蓝牙配对方法时,QC35 完成的速度很快,小编试过三台手机和一台电脑,都是一下子就连接成功。除此之外,厂方也提供了 NFC 配对的方案,用起来也是非常地便捷。
在配对成功后,每次开机设备都会念出剩余电量和此刻连线的对象,语音可选中文,但对声音、语调要求别太高就是了。另外,QC35 也支持同时连接两个音源,从无声待机状态到出声的反应很快,在需要来回切换使用的时候还是比较方便的。
至于APP,是有一款 Bose Connect 的移动应用,但功能不算丰富,可玩性不高,但能满足基本需求。
现在高端蓝牙耳机普遍都配有专属APP,BOSE的产品也不例外,在iOS和安卓用户都可以在应用市场下载“BOSE CONNECT”APP(目前支持QC35和QC30两款耳机)。通过这个APP,用户可以给耳机设置名称、提示语言、切换/删除音源设备、固件升级等功能。
而在续航力的部分,Bose 给出的数据,是在开启降噪的前提下,无线使用时长可达到 20 小时。实际的情况,要比官方宣称的更好,小编一次充电后累计下来的听歌时间,基本都能达到 25 小时以上。如果是开启消噪插线使用的话,成绩差不多能翻上一番。当然,没电之后接上线也还能继续用,只是会少掉对噪音的「屏障」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 QC35 采用的是内建锂电池,不像过去那样需要一直对七号电池进行更换。哪种方法更好是见仁见智,毕竟有人喜欢随时随地充电,有人喜欢原地满血复活嘛。
QC35代表着在当下耳机市场中的主动降噪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不过其二代相比于一代还是有所超越的。
对于我们日常所处的环境,如办公室、地铁、公交、马路、飞机等相似级别的喧嚣场所,借助QC35的降噪效果,你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安静祥和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听歌时,音量完全不用开的太大,与手机蓝牙连接,一般来说开到中等或偏高一些的音量,就非常合适了。
谈到音质,平心而论,QC35绝对算不上HiFi,在同价位耳机中也不一定算是数一数二。它的声音透明度一般,有音染;低频密度和弹性都不错,音乐节奏感很强,而且乐器的变现力很好;高频有点闷,解析力一般。整体来讲,QC35的音质虽然不优秀,但听着很舒服,没有明显的短板,听流行乐、摇滚乐、电子乐都很不错。
QC35主打降噪功能,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上班族和经常出差的商旅人士来说,想要在旅途中给自己一份宁静,还是不错的,毕竟售价2888元也不便宜,要是更追求音质的话还是不建议购买,下面给大家插一个购买链接及参数详情,至于买不买和值不值还得您自己个判断。
[Bose QC35一代和二代耳机的区别对比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