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vivo来说,2025年注定是一个不太平凡的时间节点。
原因很简单,因为2025年正是这家企业成立的第30个年头。从最初生产固定电话、无绳电话到进军手机行业,再到如今成为中国移动互联与AI生态的头部企业,vivo过去的这三十年可谓是波澜壮阔。
但也正因如此,对于如今这个已然成为红海的手机市场来说,已到“而立之年”的vivo要如何既能让消费者感到新意,又能体现自身不同于初创者的成熟稳重,注定就不那么容易了。
就在2025年10月10日,vivo在他们的开发者大会中给出了上述问题的回答,其中包括了vivo在AI技术、自研系统、互联生态,甚至是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诸多细节创新。
核心能力升级,大模型与自研系统打下关键基础
在今年的vivo开发者大会期间,首先被介绍的就是他们在自研大模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根据官方透露的信息,经过持续1年的训练优化,蓝心3B端侧大模型已经成为行业内首个在3B量级、将五大核心能力集于一体的“One Model”。可以仅用一个模型就同时担纲语言、文本、图像等多种模态的处理任务,同时还能作为手机UI级别的AI Agent,实现对其他App功能的自动化操作。
在此基础上,虽然模型大小只有3B(30亿参数),但在多模态行业权威榜单OpenCompass上,蓝心3B端侧大模型却实现了越级挑战,超过了这一榜单上的所有8B模型,做到了10B以内大模型的绝对领先。在内存占用量适配当今手机硬件算力的基础上,性能也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除此之外,今年也是vivo自研蓝河操作系统发布的第三年。在经历了长达8年的内部研发以及3年的公开版本迭代后,vivo蓝河操作系统已经拥有超过200项专利技术。正因如此,vivo方面今天还正式宣布,将把蓝河的自研技术全面赋能OriginOS,以自研系统技术重构安卓的底层逻辑。而这最终也就体现为新版OriginOS最关键的新特性,蓝河流畅引擎。
自研蓝河流畅引擎,重构安卓底层性能逻辑
作为OriginOS 6在流畅度方面的新玩意,也就是它的“蓝河流畅引擎”,自然有不少内涵。
首先,蓝河流畅引擎重塑了安卓系统的算力调度机制,它可以感知不同进程的优先度,优先给重要进程分发更多算力,甚至是“抢断式”地从非重要任务中分配资源给重要任务,以确保关键任务能享受“绝对优先”的算力等级。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它可让设备在重载场景下的应用启动速度提升11%,30个应用连续启动速度提升14%,从而实现“8核CPU发挥出9核的效果”。
其次针对游戏场景,蓝河流畅引擎则实现了帧感知调度技术。有趣的是,它不仅可以优化游戏本身的帧率稳定性,还专门对“边玩游戏边直播”这一场景做了优化。同时借助虚拟显卡架构,游戏的触控和显示延迟也会被进一步降低,特别是滑动时延降至仅45ms。
此次蓝河流畅引擎还在原本虚拟显卡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双渲染架构”,用安卓分离式架构来支撑中低负载的常规渲染场景,而新增的统一渲染架构则专门应对动效这类高爆发性的渲染需求。从结果来说,它可以使得设备在重载场景下帧率稳定性提升11%,渲染效率提升35%。
最后针对原生安卓因为没有任务优先机制,所以内存管理容易引发卡顿的问题。vivo在CPU、内存与存储上为VIP任务划定专属区,构建专用通道,同时通过重构虚拟机与垃圾回收机制,提升了内存使用效率。使得重载场景下的数据加载速度提升2倍以上,内存回收速度也能提升15%。
需要注意的是,vivo这个最新的“蓝河流畅引擎”并不是只针对搭载新硬件的设备,它甚至也能为两三年前的老机型带来显著的流畅度改进。在此次开发者大会期间,vivo方面就专门演示了蓝河流畅引擎为vivo X90所带来的显著变化。
有先进底层技术,OriginOS 6才能界面“炫技”
至今我们记得当年的初代OriginOS发布时,大胆的无文字图标设计、巨大的卡片式桌面布局,都曾一度颠覆了许多用户对于“国产安卓”的审美认知。甚至当时有不少人惊呼,原来安卓的界面还能做成这样。
当然,后续OriginOS虽然也在不断地改进界面设计,但基本已经不再有那么大的颠覆性了。毕竟vivo方面也必须要考虑到用户的学习成本,不可能每年更新完系统,都要让用户重新去习惯新的操作逻辑。
但正是因为新版系统内置了前文所提及的“蓝河流畅引擎”,这也使得它能够在界面设计上做出一些比较“奢侈”的细节,让用户既能维持他们熟悉的操作逻辑,又可以得到耳目一新的使用体验。
比如在系统动效上,OriginOS 6引入了更符合自然规律的Spring动效,可以更精准的复刻真实世界中的物理规律,带来更自然的弹性反馈。例如下拉界面到底的弹性反馈、图标移动时的回弹涟漪效果,通知中心和后台App切换时的流畅动画等等,背后都是基于全新性能底层所实现的复杂动效。
在此基础上,OriginOS 6也引入了帧模糊效果。在内容刷新、应用打开时,新版系统会呈现出“从模糊到清晰”的动效过程,让视觉上的体验更加连贯,也消除了传统加载动画内容“突然出现”所导致的突兀感。
除此之外,OriginOS招牌的卡片式界面在新版本中也加入了堆叠设计。通过卡片的堆叠,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显示更为丰富的信息量。
针对当前流行的半透明界面设计元素,vivo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OriginOS 6一方面带来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半透明材质,另一方面还在透明材质的边缘引入了“光影空间”效果。随着设备的移动、旋转、缩放,它的边缘会呈现出自然的光照晕染和阴影效果,比常规的半透明玻璃视效更显高级感。
vivo的生态圈,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更加开放
说完了系统,我们再来看看vivo到目前为止的互联生态建设成果。众所周知,vivo有自己的“智慧生活”平台,但熟知vivo产品线的朋友想必知道,他们从未推出过自有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那么vivo的互联生态、到底“连”的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分为了几个方面。首先在设备间的互联上,OriginOS 6引入了“摇一摇群组分享”功能,只需多人一起“摇一摇”,就能快速建立设备共享群,只需将待分享的图片、视频、文档往原子岛一拖,几秒钟就能向多人同步发送、共享上百张照片或是几个GB的文档、视频。
其次,有用过这两年vivo手机的用户都知道,他们近年来不断在“强兼”苹果设备的互联功能。现在的vivo手机既可以投屏到iPad、Macbook,还能与iPhone进行“摇一摇”分享,甚至可以连接使用Apple Watch和AirPods。
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vivo还介绍了旗下设备对Home Assistant、Matter这两个海外常见开源智能家居生态的良好兼容性。换句话说,虽然vivo自己不造这些智能家居设备,但也正因如此,vivo的互联生态反而可能比那些有“自有生态”的友商更开放。
除了与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vivo在手车互联方面也一直在推进智慧车联开放联盟的标准建设。迄今为止,vivo手机已经能够兼容超过180家的主流汽车品牌,并适配了超过10000个车型。同时在诸如车载无线快充的行业标准化等课题上,vivo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在今天,vivo方面还宣布了他们与小鹏、美的共同打造的“车家互融Agent”。对于许多车企而言,就算他们的车内智能做得再好,也无法实现对用户家中智能家居设备的打通。而vivo此举,显然就是想要成为这个“智能汽车”与“智能家居”之间的“智慧中枢”。不得不说,在如今的这个市场里,还真就是个非常新奇的切入点。
有先进得AI技术,但vivo更想做有温度的科技
最后,我们来看看vivo此次发布的一系列在智能手机上能够实现的先进AI功能。
一方面,在最新的OriginOS 6中,vivo对“小V圈搜”、“AI智能总结”、“小V电话助手”功能都进行了升级,它们升级后的共同点就在于提升了AI的主动感知能力。比如,圈搜功能现在可以主动识别屏幕中的关键信息,主动给出提示;智能总结则适配了更多场景,包括文档、邮件,甚至是文件搜索时,都能实现自动总结和智能查找关键信息。
除此之外,OriginOS 6更让人感到惊喜之处,在于它借助AI技术还实现了大量针对残障用户的智能关怀。
比如“vivo看见”可以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来感知环境,并通过语音进行自动总结。对于视障人士来说,这就相当于通过AI技术为他们配备了一个“视觉助手”,让手机可以来帮助他们“看到”世界和自己。
比如,“vivo听说”能够实现多人音色的识别和互译。它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实时将难懂的方言“转译”为普通话,而且可以在识别到特定音色时,自动显示说话者的身份。换句话说,这就可以帮助重口音或是只能说方言的用户,与普通话地区的用户更流畅地进行沟通。
除此之外,vivo还带来了“手语翻译官”,只需要输入文本,vivo手机可以自动以数字人角色将其“翻译”成手语呈现,帮助不懂手语的用户与失语人士交流。
当然,还有面向听障人士的“声音识别”、面向视障人士的“vivo读谱”、针对弱视和长辈的“长辈关怀”等等,
考虑到残障人士本身的绝对数量,虽然vivo做这些功能未必就能增加多少实际销量,甚至可能都“填不平”背后的研发成本。但从这些有温度的技术细节上,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这家迄今为止已经30岁的科技品牌,在企业责任心以及全球化等方面的诸多“打算”。
说白了,vivo不止想要继续“做大做强”,更希望能够成为一家关怀社会、有着良好口碑与温度的企业。仅仅是这种态度,显然就要比单纯地宣称自己“技术有多牛”要更加令人信服,也更有宣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