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准备工作:选好参考,定好窗口
- 选一张细节清晰的优质花朵照片当参考;
- 按自己喜好调整绘画窗口的比例和位置,方便后续操作。
二、画草图:从简单形状入手
- 先画基础形状(比如圆圈),确定花朵整体轮廓;
- 观察单个花瓣的形状,记住花朵是立体的,要考虑花瓣的正面、侧面或背面视角;
- 建议从中心花瓣开始画,以它为参考定位其他花瓣,花时间画准草图(是后续绘画的基础);
- 小贴士:用选择工具、缩放 / 旋转功能调整,让花瓣形状更准确。
三、给花瓣编号:分组合理,避免混乱
- 若直接在同一层画所有花瓣,容易出错,建议将花瓣分成组并编号;
- 在草图上方新建图层,一般分 6 组花瓣即可(不建议超过 6 组,避免复杂)。
四、铺底色:分图层,选好色调
- 给每个花瓣组选一种底色(比如 6 种不同色调的粉红色),既好区分,成品也更有层次感;
- 为每个花瓣组新建图层,用硬边刷子画准花瓣形状(这是绘画的 “基底”);
- 小贴士:用选择工具(按住 Ctrl 点图层图标选花瓣)+ 橡皮擦,处理花瓣重叠处,避免边缘杂乱。
五、画软阴影:定明暗,加柔光
- 新建图层并设为 “相乘” 模式,选比底色深一点的颜色,用喷枪或软圆刷标记花瓣暗部;
- 再新建图层设为 “颜色减淡” 模式,选比底色浅的颜色,添加柔光;
- 关键:参考照片确定光源方向,想清楚花瓣如何反光,软阴影主要是定明暗关系,方便后续加细节。
六、加基础细节:画关键形状,不用写实
- 用硬边刷子画花瓣的关键细节,不用画太细(后续会逐步丰富),这步后可脱离草图;
- 若画三叶草这类花朵,可用浅色 +“叠加” 图层模式标记细节(突出重点部分);
- 记住:目标是半写实,不用 100% 还原,保留设计自由度。
七、画硬边阴影:加纹理,强立体
- 选压力敏感的分层画笔(比如 CSP 免费的着色圆形画笔);
- 在 “细节” 图层下方新建图层,设为 “正片叠底” 模式,先选稍深于底色的颜色画浅阴影,再用更深的颜色画暗阴影(避免用黑色或近黑色,后续可再调整);
- 软阴影 vs 硬阴影:硬阴影边缘清晰(用蓝色圈标记的),软阴影与亮部自然融合(用黄色圈标记的);
- 小贴士:可分 2 层画硬阴影 ——1 层画花瓣纹理的浅阴影,1 层画花瓣投射的暗阴影,用混合工具(J)柔化需要柔和的阴影边缘。
八、补细节:添色彩,填空隙
- 用混合工具(J)柔化硬阴影图层中需要柔和的边缘,让过渡更自然;
- 参考照片加特色细节(比如三叶草花瓣的绿色点缀):新建 2 层,1 层设 “屏幕” 模式画浅黄绿色,1 层设 “颜色” 模式画绿色;
- 填花瓣空隙:在所有花瓣图层下方新建图层,先画浅绿色笔触,再建 “正片叠底” 图层画深绿色笔触;
- 最后提亮:用近黑色的粉红色补几笔暗部,再用近白色的绿色画少量高光,让花朵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