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植物生理研究、农业生产管理与生态监测中,叶绿素含量是反映植物光合能力、营养状况与生长健康度的关键指标。传统叶绿素仪多仅能显示相对值,需额外校准才能换算为实际含量,操作繁琐且易引入误差。MC-100 叶绿素仪凭借 “直接显示实际叶绿素浓度值” 的核心优势,搭配先进光学技术与便捷功能,成为科研与生产领域的精准测量利器。
MC-100 叶绿素仪
创新技术,实现叶绿素实际值直读
MC-100 的核心突破在于其对叶绿素含量测量方式的优化。仪器基于叶绿素对红光(653nm)强吸收、对近红外光(931nm)弱吸收的特性,通过探测器接收两种光线的透射光比率,先计算出相对叶绿素含量(CCI)。更重要的是,仪器内置了 22 种常见植物的 “相对含量 - 实际含量” 对应关系,可直接输出以 μmol/m² 为单位的实际叶绿素浓度值,无需用户后期手动校准换算,从根本上简化操作流程,避免校准误差对数据的影响。
同时,仪器支持 CCI、SPAD 单位的切换显示,兼容不同研究场景下的单位使用习惯,满足科研数据对比与生产标准参照的多样化需求。在测量精度上,MC-100 表现专业:常规植物测量分辨率达 ±10μmol/m²(特定植物更高),线性度与重复性均为 ±1%,测量时间<3 秒,既能保证数据可靠性,又能提升批量样本的测量效率。
灵活适配,覆盖多场景测量需求
不同植物的叶片形态差异较大,MC-100 通过 “标准测量 + 遮光罩附件” 的组合,实现了测量场景的全面覆盖。标准测量面积为 63.6mm²(9.0mm 直径),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植物;针对宽度小于 9mm 的窄叶植物(如小麦、水稻、草本植物),搭配专用遮光罩后,测量面积可调整为 19.6mm²(直径小于 5mm),确保窄叶样本也能精准测量,避免叶片外背景光的干扰。
在野外与实验室场景的适配性上,仪器同样表现出色:210g 的重量与 152×82×25mm 的尺寸,便携易携,单手即可操作,适合田间地头的移动测量;0~50℃的工作温度范围,配合全范围覆盖的温度补偿电路,可抵消环境温度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确保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数据依然稳定。
智能高效,助力数据管理与深度分析
MC-100 在数据处理与传输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实用性。仪器内置 8MB 存储容量,可保存多达 160000 组测量数据(含 GPS 数据时为 94000 组),满足大规模样本的连续测量需求,无需频繁导出数据。配备的 Mini-B USB 端口可快速将数据传输至电脑,方便后期统计分析;RS-232 端口支持连接外部 GPS,实现测量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的同步保存,这对生态调查中 “空间分布 - 叶绿素含量” 的关联分析尤为重要。
此外,仪器的人性化设计细节也值得关注:50mm×15mm 图文显示屏清晰直观,8 个控制按钮操作简便;9V 碱性电池供电,无操作 4 分钟后自动关机,低功耗特性延长野外作业续航。无论是高校科研团队研究植物光合生理,还是农业技术人员监测作物营养状况,MC-100 都能提供精准、高效的测量支持,成为连接实验室数据与田间生产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