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无需“全自动” 99xcs.com

周六上午,一般是我家的“家务时间”。不过现在做家务,有各种机器代劳,并不费事。要洗的衣服,扔进全自动洗衣机,一会儿工夫就洗得干干净净,只需抖开晾晒一下即可。扫地也轻松,家里有扫地机器人,能把每个房间打扫干净。包括做午饭,电磁炉、微波炉、空气炸锅、电烤箱、绞肉机、压面机等一应俱全,想做什么立等可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有一天我发现一个问题:全自动洗衣机在干活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妻子歪在沙发上刷手机,我躺在床上刷手机。两个人手机上的短视频大同小异,像虚浮的泡沫一样,刷过之后除了头昏脑涨,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我们都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很多劳动都交给机器,人坐享其成就可以了。可是因此节省出来的体力和时间,并没有让我们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们甚至连沉淀和思考的时间都不给自己留,只任由自己漫无目的地沉溺在浮躁的网络,几乎忘记了劳动和思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这周的“家务时间”,妻子提议,不用任何“全自动”机器,让我跟她一起做家务,体验一下久违的感觉。

衣服不多,也不是大件,妻子在卫生间用手洗。记得多年前,我们住平房,她每周都会在院子里的水管旁边洗衣服。一个硕大的洗衣盆,一个木质的搓衣板,就是她的劳动工具。

洗完衣服后,她把衣服晒在晾衣绳上,每次都要凑过去闻一闻上面洗衣粉的香味,然后一脸释然轻松地微笑起来。衣服晾干收取的时候,她仍要闻一闻衣服上阳光的香味。可是自从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她凑过去闻香味。想来她闻的不完全是洗衣粉和阳光的香味,还有劳动成果的香味。

妻子交给我的任务是扫地。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不扫地了,连笤帚都很少拿。我按照妻子的吩咐,拿着笤帚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打扫,连床和沙发底下都不放过。这个过程虽然让久不劳动的我感到累,汗水也流出来了,可我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愉快。其实打扫房间很有治愈心灵的效果,我在慢慢理顺的过程中,生出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而且这也是我们与亲爱的家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看着我深爱的家被一点点打扫干净,心中的爱意也流淌起来。

周末的劳动,让我们体验到了曾经的快乐。手机被晾在一边,与其把时间消耗在空洞浮躁的网络中,不如真真切切体验一把生活的温度。摆脱对机器的依赖,适当参与到劳动中,用双手去触摸、去感知,家也会因此有了你手的温度和心的温度。如果所有的劳动都让全自动机器参与,无异于让出生活的主动权,你会有寄生的感觉。而亲手创造,就是我们在与生活丝丝入扣地联结,也会因此与生活达成温馨的默契。

“全自动”确实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但永远不能定义生活。生活的意义,从不在于“一键完成”的快捷,而在于亲手参与的过程。尝试着亲手整理凌乱的房间,亲手做一顿手擀面,亲手磨一杯咖啡……快节奏的时代,也需要慢生活的滋润。

生活无需“全自动”,有意识放慢生活节奏,偶尔回归古老的生活方式,体验原汁原味的快乐,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乐趣横生,如此丰盈饱满。

这种有质感的生活,是“全自动”机器无法给予的。生活的智慧,从来不是一路畅通的快捷,而是走走停停的舒缓有致。那些慢下来的时光,足够我们感悟、思考和品味的。

□王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