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有关沙特阿拉伯正密切跟踪我国彩虹-7无人机动态的消息不胫而走。据悉,该国可能即将与我国航天科技集团达成协议,采购50架该型号无人机。尽管彩虹-7无人机目前尚处于研发与试验阶段,但作为一款具备隐身飞翼布局特点的无人机,其在性能与性价比方面,相较于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具有显著优势。一旦沙特阿拉伯引入彩虹-7无人机,以色列或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彩虹-7无人机
彩虹-7无人机作为彩虹系列中的尖端产品,目前市面上所见的多为测试型。该机型采用了先进的飞翼式设计,着重提升了隐身能力。其翼展达到约22米,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0吨,搭载的载荷重量亦在2吨左右。据悉,该机的航程远超7000千米,续航时间可达6至10小时。
在武器配备上,彩虹-7具备搭载反辐射导弹、远程精确制导炸弹以及滑翔炸弹的能力。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中,我国公开展示了彩虹-7的模型,并确定了其首批潜在客户。尽管与已成熟运营的彩虹-4和彩虹-5相比,彩虹-7的成熟度略逊一筹,但其潜力却更为显著。
▲沙特彩虹4无人机
沙特阿拉伯长期作为中国彩虹系列无人机的重要客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2017年,沙特国王萨勒曼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650亿美元的庞大合同,其中便包括了彩虹系列无人机的技术转让,并采购了约300架彩虹-4战斗机。然而,这些无人机并非直接由中国生产,而是需在沙特国内的工厂进行组装。近年来,沙特致力于推进“愿景2030”计划,旨在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提升本国的工业实力。中国积极响应沙特的战略需求,助力其引进了诸多尖端技术。例如,在彩虹-4项目上,中国协助沙特在吉赞地区建立了中东地区首家大型无人机制造工厂。
▲彩虹-7无人机
吉赞工厂助力生产了众多彩虹-4无人机的机体及其配套部件。即便彩虹-4在也门军事冲突中遭受了约12架的损失,沙特方面迅速得到了补充。自2014年起,沙特便购置了数百架中国的翼龙-2无人机,该型号已成为沙特空军的主力无人机之一。自2026年起,沙特再次选定了中国的彩虹-5无人机进行采购,数量约为数十架。随着技术的逐渐掌握,沙特有望在未来在其本国工厂实现彩虹系列无人机的自主生产。
从战略层面考量,若沙特决定引进彩虹-7无人机,将显著提升其空军的隐身打击实力。尽管沙特装备了众多F-15和“台风”战斗机,但在高风险区域执行任务时仍面临显著威胁。彩虹-7的加入将显著降低任务执行的风险。尽管自10月13号左右便有传闻称沙特已签订合同,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首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航天彩虹公司已正式辟谣,否认订单的真实性。其次,从技术角度来看,彩虹-7无人机尚未在技术上达到成熟可靠的水平,且尚未实现量产。截至2024年11月,仅流传出彩虹-7的相关地面测试视频,其飞行能力尚无法得到确认,因此一次性交付50架的可能性较低。
▲吉赞工厂
此外,有关沙特以30亿美元之巨资购入50架无人机的说法,其中疑点颇多。毕竟,这个数额相当于航天彩虹集团2024年总营收的50亿人民币的五分之三。按照常理推断,如此庞大的订单理应推动其股价大幅攀升。然而,反观当前情况,订单显然尚未正式敲定。然而,相关信息的泄露无疑表明沙特对该型无人机抱有浓厚兴趣,未来达成合同的可能性相当大。只是,每架无人机6000万美元的单价,确实显得颇为高昂。
近年来,沙特在军事领域与中国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形成了我国提供技术支持,沙特贡献市场资源的模式。双方各得其所,实现了互利共赢。沙特迫切希望增强其空军的隐身渗透和打击能力,起初的设想是购买美国的F-35战斗机。自2012年起,沙特多次派遣高级官员与美国方面进行沟通。然而,鉴于诸多因素,美国至今未同意这一出售请求。其中,以色列的因素是干扰这笔交易的关键因素。美国法律规定,必须维护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优势。而F-35战斗机在中东地区唯一的用户便是以色列,因此它被视为维持以色列空军核心战斗力的重要资产。一旦这款战机落户沙特,必将对以色列的军事优势产生稀释效应。
▲F-35I
因此,沙特被迫转向寻求其他替代方案。此前,沙特也曾考虑过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土耳其的“可汗”以及欧洲的GCAP 6代战机。今年5月,美国与沙特再度就军事合作进行了磋商,但F-35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从短期来看,双方达成交易的可能性不足10%,因此采购具有类似性能的无人机,对沙特而言,是一个相对现实且可行的选择。
中国彩虹-7无人机被定位为一款隐形无人机,其设计与美国海军的X-47B原型机以及美国空军的RQ-180有着极高的相似度。特别是在航程和外形方面,彩虹-7与X-47B几乎如出一辙,而其成本却更为低廉,因而成为出口市场的理想选择。尽管截至目前,沙特与中国尚未正式签署采购合同,但这一交易达成的高度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旦交易落实,不仅有助于我国在沙特市场的拓展,还将助力该国提升空军在隐身渗透打击方面的能力,带来显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