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在重庆两江四岸的璀璨灯火下,每日穿梭往来的旅游客船构成了一幅繁华画卷。这幅画卷的安全底色,正由重庆海事部门精心打造的“智慧海事”系统描绘。
走进重庆海事局指挥中心,两块大屏形象展示了守护两江安澜的“智慧大脑”。正前方的监控大屏,24小时不间断展示着长江重点水域的实时画面。
据介绍,目前,已有177路高清视频信号接入“可视长江”系统,实现了对桥区、港区等重点航段的动态全覆盖。
值班台后的会商屏幕则是指挥枢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它能融合CCTV、北斗、视频会议等多路信息,为应急指挥人员提供远程决策与调度的“全景视野”。
科技赋能,核心在于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智能联动。去年新建成的“智管平台”是这一系统的中枢神经。它全面接入了AIS、北斗、雷达、CCTV和VHF(甚高频)等信号,将原本独立的“VTS”“一库一图”“甚高频集控”等多个系统融合贯通。这一平台覆盖了从船舶监控、安全管理到应急处置的全业务流程,真正实现了“一个平台工作”。
“智慧监管”的成效在模拟应急演练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系统接收到船舶险情报警,值班员可“一键”调取“一船全景”“一员全景”“一司全景”信息;CCTV自动对遇险船舶进行视频跟踪;系统随即通过VHF发布警告,并划定电子围栏实施交通管制;平台还能自动匹配、调度附近的应急力量前往救援。整套流程响应迅速、协同高效,确保了水上突发事件“看得见、传得回、叫得应、调得动”。
此外,智能监管的触角已延伸至救援最前线。在各海巡执法大队,配备了救援无人机和智能救生圈。一旦发生人员落险,这些空中与水面智能装备可迅速定位,并精准投掷救生器材,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从指挥中心的“宏观智控”到执法一线的“微观智救”,重庆海事正以科技之力,将责任与智慧编织成一张坚实的水上安全网,默默守护着长江重庆段每一程繁华与安宁。
据统计,今年以来重庆海事局已累计管控包括涉客运输、危险品作业及三峡危岩地灾在内的12类重大风险,安全保障3.8亿吨货物、1412万旅客安全进出重庆港域,更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货物联运量实现17%的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