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里十点的厂区,机器轰隆隆地响着,工人们汗水淋漓地干着活,厂门口的油烟味和汽油味混杂着,有人喊着“这活儿不干了,明天去别家”,有人又咬牙坚持“咱这技术,别家学不来”,这场硬核的功率半导体战场,搁谁谁都能被坑得怀疑人生。
扬杰科技,这家本来没人看好的半导体厂商,靠着和华为绑死了关系,2026年开始合作,直接给它按了加速器,成了华为5G基站和新能源汽车的秘密武器——用它的SiC MOSFET和IGBT芯片,华为超充桩效率蹭蹭往上窜,达到了98%,别的厂商做不到的事它干了。
曾经,扬杰科技就是个小打小闹的跟跑者,芯片做得不咋地,价格也没优势,客户多半投向英飞凌、安森美那帮老牌巨头,但现在,他们靠着IDM模式,从设计到封装一条龙自给自足,成本比人家低个20%到30%,打得国际大厂眼红得直流口水。
而且,这玩意儿不是单打独斗,华为给的订单像滚雪球似的,扬杰的技术也跟着飞速升级,1200V/300A的IGBT模块,压降控制得比别人低,能用在高频高压的超充桩上,连比亚迪和弗迪动力都点头认可,背后是一堆加班加点的技术人员通宵攻关。
你看看这市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AI服务器啥的都离不开它的产品,扬杰的SiC二极管和IGBT模块,已经批量进入比亚迪和华为昇腾服务器的供应链,2025年预计比亚迪采购占比突破25%,毛利率蹭蹭涨到33.79%,这些数据放在谁家都够吹一阵了。
可别以为这就是坦途,英飞凌和安森美早就盯着8英寸甚至12英寸晶圆技术,扬杰还得拼命追赶,国内的士兰微、华润微也不闲着,价格战打得鸡飞狗跳,毛利率压力山大,厂区里那些技术员都说,活儿难,熬夜多,工资涨得慢,累得像狗。
政策上头说得漂亮,《价格法修正草案》也在路上,想管管这市场乱象,但地头蛇们还是照样跑,产能扩张、并购整合的戏码天天上演,扬杰2025年还打算花22亿收购贝特电子,想把电路保护元件也揽进怀里,产品矩阵越做越宽,怕就怕这钱烧进去太快。
厂区外的小区大爷们闲聊着:“听说这半导体厂涨工资了,哪知道加班更狠了;听说华为看上了人家,咱这国产芯片总算有盼头了,谁知道明天又得被国际大厂压得喘不过气。”网络上,网友们自嘲:“扬杰这名字好听,芯片做得咋样谁知道,反正我钱包瘦了。”
回头看看十年前,功率半导体还是行业里的“小众信仰”,那时候弄芯片靠的是死磕精神和烧钱,市场还没这么疯狂,供应链没这么复杂,大家还信什么国产替代能一步登天,结果这十年,割韭菜的套路一套套,付费套餐、加价、限量供应,弄得人人心里打鼓。
如今扬杰科技立志2027年营收冲破100亿,净利润瞄准15亿大关,厂里那些技术骨干和销售都盼着这一天,毕竟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脸面,谁不想让国产芯片站在世界第一?
但要活下去,工人们说得实话:得学会看清行情,别被低价吸引得头晕,技术上得跟上,别被大厂一刀切;普通用户买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设备时,也得擦亮眼睛,别被“国产”标签糊弄,货真价实才是王道。
这场功率半导体的硅片江湖,热闹得像菜市场吵架,厂区里,车间里,会议室里,都在打着一场无声的战争,扬杰科技这匹黑马,能不能冲顶全球第一,拭目以待,毕竟这坑,熟人也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