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光而往,展卷观湖(序与跋)(循光拾暖是什么意思) 99xcs.com

张建云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太湖湖体模型。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太湖生物图谱中的翘嘴鲌。

太湖生物图谱中的秀丽白虾。 以上图片均为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供

在浩渺的蓝色星球上,每一汪湖水,都是大地的明眸。它们惯看人类文明的悠远记忆与无尽遐思,是“观察之眼”;作为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又是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看护之眼”。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下,这些大地之眼的盈盈目光中,有关于如何守护环境、永续发展的答案。

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文明积淀,与荡漾在这片土地上的湖水是分不开的。中国的语言中,“湖”通常作为被围拢起来的积水,在此统称下,派生出很多不同的名词,指代不同形态的湖:小水坑谓之“洼”,大水坑称为“池”,深且大的是“渊”,深但小的是“潭”,广而浅的为“淀”,湖与湖相连成为“泊”、泊与泊相连就成为“泽”……如此多称谓,足见“湖”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惯中的地位。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一方国土上的人民千百年来看待自然方式的反映。因此,这是一部以中国语言特有的文明质地和文学韵味,来解析与湖相关的科学知识、讲述中国自然的大书。

本书甄选中国100个不同类型的湖。从青藏高原的雪山圣湖到东北平原的湿地明珠,从江南水乡的碧波到西北大漠的绿洲,百余名摄影师将目光投诸大江南北,用镜头中的最美“湖光”形成恢宏的“中国湖群像”。书中100个精心打磨的湖体模型,则精确反映了每个湖的客观形态,让读者发现,湖的存在本身就足具审美价值。一张张手工绘制的生物图谱,既展现了因湖而生的多样性生物群落,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深切关注,更是对护佑着万千生灵的中国湖深情谦敬的凝望;书中所选的人工湖,配以坝体速写,则是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民的中国水利工程的致礼。

每章之间的湖光纹样,是数字艺术家为本书专门绘制的。这些用新技术完成的当代作品,搭配“松石”“法翠”“法蓝”“品月”“蔚蓝”五种中国传统色,以青绿山水式的典雅色彩,构成五章内容的天然分野。所有装帧细节,同书中关于湖的诗词佳句书法题写一起,与封面闪耀的湖光相呼应,完成了一次中国湖与中国人的古今对话。

这些匹配内容的具体形式,将100个湖背后的地理分布、形态成因、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向读者打开一扇“在湖光中看中国”的视窗。在这片伟岸的国土之上,大湖迎来送往大江大河,小湖亦看顾着雏鸟新枝;漫长的海岸线旁,湖海相生;沙漠腹地,湖积泉涌;古城的湖,流淌出街衢、辞章,记取着柔贤慈惠、义薄云天;都市的湖,倒映着霓虹、车轮,激越着奋斗的浪涛、洗涤着奔波的尘烟;大坝之后,湖是灌溉、通航的节拍;无人区内,湖是鸟兽不被惊扰的家园;岛屿臂弯,湖是珊瑚捧出的珍宝;雪峰之巅,湖是冰川留下的赠言……

这就是湖光里的中国,静待您循光而往,展卷观湖。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此文为《湖泊中国》一书序言,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 》( 2025年10月24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