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缠论》04一阶段讲四(文字版);线段中枢归一完整划法(摩尔缠论的本质是什么) 99xcs.com

80%视频原文+20% 案例图解,“文为主、图为辅”,不做"碎片式"知识点荟萃!师兄弟联合打磨,难点深解,编辑过硬,脱离视频、仅凭书籍阅读“吃"透整套交易体系。特别提醒;文章内容篇幅介绍有限,或有删减,正版建议参考;摩尔缠论实体书(完整版)。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中枢线刷新的核心要点,这部分我在学习圈子里也回答过很多次,今天再系统讲一遍:

1.当下性原则:中枢线的刷新是基于当下的走势,不能用未来的走势去判断当下中枢线是否成立。也就是说,只有当当下的K线走势满足条件时,才能确认中枢线刷新,不能提前预判。

2.K0与K线的匹配原则:中枢线的成立必须有K0作为保障,一根中枢线对应一根K0和一根K线,三者是“一对一”的匹配关系,不能让一根K0同时服务于多根中枢线。很多同学做题时出错,就是因为忽略了这种匹配关系,把一根K0重复用于多根中枢线的判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3.中枢线的方向原则:中枢线有明确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方向不同,刷新的标准也不同。如果是向下的中枢线,只有后续中枢线的价格不断创出新低,才符合方向要求;如果是向上的中枢线,则需要后续中枢线的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如果新中枢线的价格没有符合方向要求(比如向下中枢线的价格反而比之前高),那么这根新中枢线就是无效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枢线虽然服务于线段中枢的判断,但它更大的作用是辅助买卖点判断。等大家今天掌握了线段中枢的归一完整画法后会发现,其实在判断线段中枢时,甚至可以不用纠结中枢线的正串和反串;但如果不懂正串和反串,就无法理解均线重叠的原理,也无法后续运用买卖点逻辑,所以这些基础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理解了肉眼可见的线段中枢后,我们再来攻克难点——非肉眼可见的5日均线重叠。这类情况虽然看不到明显的波峰和波谷,但依然符合线段中枢的定义,主要分为三类:

1.中枢线正串+反串类:这是大家之前作业中练习最多的类型,通过中枢线的两次及以上正串、反串,间接判断5日均线重叠,形成线段中枢。

2.三笔成线段类:由三笔次级别走势构成线段,进而形成线段中枢。这里需要注意“笔的级别统一”——三笔必须都是次级别走势,且下跌过程中要满足“至少三根K线,且价格低点持续新低”(上涨过程中则是价格高点持续新高),这三根K线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

3.K线重叠类:通过K线之间的价格重叠形成线段中枢,通常需要至少4根K线(如果有跳空,4根K线即可满足重叠要求),重点看K线的价格是否存在重叠区域,而非实体是否重叠。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再看“K线重叠类”:比如在一段走势中,最高K线之后的K线价格与最高K线的价格存在重叠,且有至少4根K线(含跳空),就可以判断为K线重叠类的线段中枢。这里要注意,判断的核心是“价格重叠”,哪怕K线是针线、片线,只要价格有重叠,就需要承认其有效性,不能只看实体。

接下来,我们讲非肉眼可见线段中枢的“取值问题”,即如何确定中枢的上下轨:

1.向上线段中枢:以中枢线为下轨,在中枢线上方找到最左边两根有重叠的K线,以重叠区域的上沿为上轨;如果中枢线上方的K线存在跳空,没有明显重叠,则以跳空K线的最高价为上轨。

2.向下线段中枢:以中枢线为上轨,在中枢线下方找到最左边两根有重叠的K线,以重叠区域的下沿为下轨;如果中枢线下方的K线没有重叠,则往后寻找,直到找到有重叠的K线为止。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取值时要注意,除非特别强调“实体”,否则一律看“价格”,不用纠结K线实体是否重叠。比如跳空情况下,虽然K线实体没有重叠,但价格存在重叠区域(可以理解为中间添加了隐形K线),所以依然可以取值。

排除假破坏:若没有黑色K线,或K线只是短暂触碰5日均线后立即反弹/下跌,属于假破坏,不能形成线段中枢。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交易是一场长期的修行,半年的学习时间在十几年、几十年的交易生涯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与其焦虑着急,不如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今天学懂一个知识点,明天解决一个疑问,慢慢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点都能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交易逻辑。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