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们,仪表这行,理论知识就像手里的扳手——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候掉链子可不行!无论是考初级证还是日常干活想打底子,那些电路图、传感器原理、故障排查逻辑,都是绕不开的硬骨头。
本系列将持续更新,跟着练既能啃下理论硬骨头,又能给实操打底子,哪怕碎片时间刷两道,也能慢慢磨出扎实功底。想少走弯路、快速查漏补缺的兄弟,咱一起把理论基础砸瓷实了,干活心里更有谱!
01 什么是顺序功能图(SFC)?有什么特点?
顺序功能图(SFC)是图形化的编程语言,采用步、转换和有向线段以及动作说明等顺序功能流程图元素进行顺序逻辑控制的程序设计,是近年来应用较广的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它的特点如下:
(1)以功能为主线,按功能流程的顺序进行动作划分,条理清楚,便于程序的阅读和维护。
(2)对大型的程序可分工设计,程序结构灵活,节省编程和系统调试时间。
(3)常用于系统规模较大的顺序控制应用场合。
(4)只有活动步的指令或操作被执行时,才扫描活动步转换后的程序,程序扫描时间大为缩短。
02 顺序功能图图形符号和含义?
图形符号和含义如下:
(1)步——初始步用双线框表示,其余的步用矩形框表示。每个步表示一种稳定状态。步后的数字是该步的编号。
初始步对应于系统的初始状态,是运行的起点,每个程序至少有一个初始步。
活动步:当步的转换条件满足时,步被执行。
非活动步:当转换条件不满足时,相应的逻辑不被执行。
(2)转换和有向线段——步与步之间的判断条件,如果转换条件满足,上一步置为非活动步,下一步触发为活动步,执行相关的逻辑;有向线段表示将被执行的步,它是垂直和水平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连接。
(3)动作说明—对所处的步状态进行动作说明。
03 顺序功能图(SFC)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SFC有单序列、选择分支、并行分支和循环四种结构。
(1)单序列结构——由多个步按顺序串联连接的结构,每个步后只有一个转换条件,每个转换条件后也仅有一个步。条件满足的步被激活开始执行,执行结束后检查转换条件。如果条件成立则执行下一步,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重复执行本步。
(2)选择分支结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被执行的分支路径,相当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序列的结构。选择分支结构的开始和结束用双水平线表示,转换条件在双水平线的内侧。
(3)并行分支结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执行的分支。并行分支结构的开始和结束用双水平线表示,转换条件在双水平线的外侧。
(4)循环结构——返回重复执行前面步的结构。循环结构中的返回线不能连接到并行分支结构的中间,或从并行分支中引出。循环结构通常设有跳出条件。
04 在顺序功能图(SFC)中,步有哪些基本动作类型?
在SFC中,步的基本动作类型有存储型(S)、非存储型(NS)、延时型(D)、限时型(T),以及存储延时型(SD)、存储保持型(SH)、存储限时型(ST)和非存储延时型(NSD)等,如表所示。
05 简述顺序功能图(SFC)的绘制方法和要领是什么?
SFC绘制方法和要领的归纳叙述如表所示。
本文若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经验,共同学习!↓↓↓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