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孙晓飞&东南大学熊源泉:通过选择性杂原子掺杂延长铅碳电池寿命(南通大学孙斐) 99xcs.com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研究背景】

铅酸电池(LABs)因高安全性、低成本及完善回收体系,在交通、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可再生能源并网导致其需长期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运行,加剧负极硫酸盐化,使容量与寿命骤降。

铅碳电池(LCBs)引入功能化碳材料缓解硫酸盐化问题,却因碳材料析氢反应(HER)过电位低,易引发电解液失水。虽可通过表面修饰金属铅改善,但高温后处理易致铅纳米颗粒团聚;原子级铅负载受碳-铅弱相互作用限制,杂原子掺杂虽能调控碳材料电子结构,但其对HER与铅离子还原的协同调控机制不明,缺乏定量解耦方法,难以建立结构-性能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鉴于此,南通大学孙晓飞联合东南大学熊源泉教授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其成果以《Enhancing the lifespan of lead‑carbon batteries via selective heteroatom doping: competitive inhibition of hydrogen evolution by catalytic Pb2+ deposition》为题的论文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133 (2025) 118087。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研究内容】

1. 杂原子掺杂碳的制备: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分级多孔碳(AC),稻壳经清洗、干燥、氮气氛围550℃碳化1小时得稻壳炭,与氢氧化钠1:3混合后800℃活化1小时,经清洗、浸酸后获AC。AC分别与三聚氰胺、氧化硼、二苄基二硫、二苄基二硫按1:5混合,900℃煅烧3小时制得 N、B、S、P 掺杂碳;AC经72wt%硫酸60℃氧化6小时得氧掺杂碳(O-AC)。

铅碳负极按标准流程,将铅粉与乙炔黑、硫酸钡等添加剂混合,加去离子水和稀硫酸制成铅膏,分别涂覆在不同板栅上制备负极。碳膜电极由活性炭、乙炔黑、聚四氟乙烯粘结剂在无水乙醇中制成悬浮液,流延干燥成膜后压在铅箔集流体上,并密封非工作区域。

2.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模型构建与吸附能分析:

建立5种杂原子(N、B、P、S、O)掺杂石墨烯模型(含15种构型),并与原始石墨烯的三个特征位点对比(图1)。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图1. 杂原子掺杂构型示意图:(顶行,从左到右)pr-N、py-N、g-N、N-O、B-2C-O、B-3C、B-C-2O、P-3C(-O)和P-2C(-2O);(最下面一行,从左到右)th-S、S-2O、py-O、C-O-C、C=O、C-OH、g-C、z-C和a-C。

DFT计算显示(图2),杂原子掺杂破坏石墨烯π共轭,增强Pb²⁺吸附,其中 B-2C(-O)构型吸附能(-3.868eV)超Pb(111);HER方面,磷、氮掺杂活性最强。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图2. (a)在不同表面最强吸附位点ΔGPb;(b)不同表面最强吸附位点ΔGH

3. 态密度(DoS)分析与扩散能垒计算:

对吸附位点碳原子进行DoS分析(图3),评估了DoS峰值位置(Eₚ)和费米能级以下DoS中心位置(EC)两个电子描述符,发现吸附强度与EC存在强相关性,符合d带理论,即DoS中心靠近费米能级时,反键态电子占据减少,吸附物-基底键增强。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图3.(a)ΔGH与EC的关系,(b)ΔGH与EP的关系。(c)ΔGPb和EC之间的关系;(d)ΔGPb和Ep之间的关系。注:图3(a)和(c)中的黑线是拟合线。

计算了各杂原子掺杂体系中Pb²⁺和H⁺的扩散能垒(图4),硼掺杂碳具有最高的H扩散能垒(0.062eV)和最低的Pb扩散能垒(-0.058eV),体现出同时促进铅还原/沉积和抑制HER的双重功能;其作用机制包括电子调制(提升相邻碳原子d带中心,增强Pb²⁺吸附)和动力学控制(降低Pb²⁺扩散能垒,提高 H⁺扩散能垒)。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图4. (a)H的扩散能垒;(b)Pb的扩散能垒;(c)B掺杂增强铅还原和抑制析氢的机理示意图。

4. 电化学性能:

通过杂原子掺杂碳膜在含铅电解液中的受控电沉积实验(图5),验证理论预测。XPS和氮气吸-脱附结果表明,所有碳添加剂掺杂前后多孔结构和掺杂水平(S:3.2at.%,P:3.6at.%,B:2.9at.%,O:4.0at.%,N:3.0at.%)相当,确保了电化学性能差异归因于杂原子固有电子特性。在不同电化学电位下,B掺杂碳膜在所有测试电位下均保持最高的铅沉积效率,同时实现最大铅沉积电流密度和显著HER抑制。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图5. 不同沉积电位下碳膜电极的电荷转移和铅沉积效率:(a)-1V,(b)-1.25V,(c)-1.5V;不同沉积电位下碳膜电极的归一化析氢电流密度和铅沉积电流密度:(d)-1V,(e)-1.25V,(f)-1.5V.

Tafel极化曲线和EIS测试显示(图6),硼掺杂电极交换电流密度(80mA/cm²)约为未掺杂AC的3倍,Tafel斜率降低至219mV/dec,且HER电流仅比未掺杂样品增加9.5%,导电性最优(Rs=0.289Ω)。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图6.(a)Tafel极化曲线,(b)Tafel斜率和交换电流密度,(c)线性扫描伏安曲线,(d)-1.2V下的EIS。

对模拟和4V - 4Ah铅碳电池性能评估发现(图7),B掺杂体系HRPSoC循环寿命是未处理电池的2.3倍,动态电荷接受测试中最大电流达380mA/g,4V - 4Ah电池在 80%放电深度(DoD)下循环寿命达444次,是未掺杂体系的1.3倍。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图7. 模拟铅碳电池:(a)HRPSoC循环寿命,(b)动态充电接受曲线;(c)倍率性能;(d)4V-4Ah铅碳电池80%DoD循环寿命。

【结论】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分级多孔碳,成本低且来源广泛,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不同工艺精准制备 N、B、S、P、O 五种杂原子掺杂碳,系统对比不同杂原子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通过理论与实验结合,阐明杂原子掺杂碳在铅碳负极中增强 Pb²⁺还原动力学与抑制HER的双重作用。DFT计算表明硼掺杂对Pb²⁺吸附能最强,且HER活性适中;实验证实硼掺杂碳电化学性能优异,交换电流密度为未掺杂负极的3倍,HRPSoC循环寿命提升132%,其核心原因是硼掺杂位点促Pb快速沉积并阻断HER活性表面。

该研究建立基于电子结构的杂原子掺杂碳设计原则,通过调控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优化电池性能,为铅碳电池掺杂碳添加剂合理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推动铅碳电池从经验优化向机理驱动设计转变。

您可能感兴趣的铅酸电池论文:

东南大学雷立旭团队:硫酸锰用作铅酸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

华侨大学王森林团队:3D结构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木质素磺酸钠复合材料作为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

超威联合浙师大、大连化物所 J. Energy Storage 发表研究成果:PTFE干法工艺提升铅碳电池性能

浙江师范大学张璟团队《J. Energy Storage》发表铅酸电池正极碳添加剂综述文章

西交大宋政湘团队J. Power Sources:铅酸电池的弛豫时间分布(DRT)特征研究

碳黑/g-C3N4复合材料负极涂层技术,提升铅酸电池循环寿命研究【J. POWER SOURCES】

昆明理工黄惠、何亚鹏团队:亲水性PANI-GO复合材料在铅碳电池正极的应用

武汉大学尹华意、高帅波团队EA:铅酸电池正极耐腐蚀PbSrSnAl板栅合金

奇瑞汽车王玉:VRLA 起停电池耐高温性能的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峰团队: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铅溴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