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共萧山区委统战部主管,共青团萧山区委、杭州市萧山区工商业联合会主办的刊物《新萧商》2025年第3期(总67期)发表文章“奔跑在‘云尖’:制造力与算力的双重跃迁”。报道云尖信息凭借敏捷制造、深度定制和生态协同的独特优势,逐步构建起“智造+算力”的新型生态,加速成长为算力装备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
全文转载如下:
身处算力基础设施与智能制造“双赛道”交汇点,云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短短五年间完成了从初创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小巨人”的跃迁。2024年,杭州超5万平方米智能工厂正式启用,打造端到端数字化供应链与智能物流体系,年产值规划超过70亿元,为算力产业提供坚实的制造支撑。与此同时,云尖信息携手之江实验室、云豹智能等伙伴,探索液冷、智算中心和分布式算力等前沿领域,逐步构建起“智造+算力”的新型生态。凭借敏捷制造、深度定制和生态协同的独特优势,云尖信息正加速成长为算力装备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
立足本源:从“智造平台”到“算力新生态”的起航云尖信息的跃升并非偶然。企业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硬核科技与产业链协同创新为战略锚点,依托研发与制造双轮驱动,在短短数年间走出极具韧性的成长路径。
研发端,云尖信息与之江实验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携手,攻克算力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在液冷、高速互联等领域形成突破,还配备信号完整性、热仿真等十大专业实验室;并坚持“研发先行,重仓未来”,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持续高位且逐年增长。制造端,2024年投运的杭州总部智能工厂,规划年产单板300万片、服务器与存储产品60万台、网络设备及其他180万台,年产值超70亿元,为算力制造筑牢规模基础。
创始人朱升宏及核心团队多来自华为、新华三,深谙产品研发与供应链管理,借鉴IPD流程构建端到端产品创新体系,依托产业资源搭建覆盖国产GPU、液冷部件的供应链网络,精准把握技术趋势与客户需求。
商业模式上,云尖信息以“研发+制造一体化”为核心,打造“数字化产品一站式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三层架构运转:技术层打通“研-产-服”闭环,实现共性技术标准化与个性需求模块化;组织层推行“联合创新伙伴”机制,深入客户场景共研痛点,依托数字化供应链实现柔性制造;生态层联合伙伴基于OCSP社区共建标准。基于战略协同快速转化客户需求,平衡市场响应与规模交付,形成差异化优势。
云尖信息以“成就客户价值”为使命,从定制液冷服务器到标准高性能网络设备,服务国家算力基建与信创升级,构建的不仅是“智造工厂”,更是“算力新生态”的起点。
产业纵深:在信创与算力赛道上的突围当前产业格局深度演进,信创与算力赛道既是挑战,亦是机遇窗口。云尖信息的突围,始终围绕“直面客户需求”展开,早期便深度嵌入信创生态,与整机厂商、行业应用商紧密协同,聚焦“可替代、能落地”核心目标,拒绝停留在实验室样机阶段,而是通过与客户共建场景、打磨细节,推动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将技术切实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生产力。
这种实践导向,让云尖信息形成差异化优势。它不只是销售设备,更提供整套“落地方案”:既关注硬件交付稳定性,更重视后续服务与迭代能力。从液冷散热到高速互联,从整机到机柜,团队在长期客户磨合中积累经验,沉淀出“产品+服务”并行的价值逻辑。尤其在信创替代中,针对客户对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的担忧,云尖信息通过灵活交付模式(如分阶段部署)与持续优化,让用户平滑过渡,切实感受信创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算力赛道的开拓是另一纵深。随着AI与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客户对算力平台的敏捷性、可扩展性要求更高。云尖信息未追求“从0到1”颠覆,而是“从1到N”延展:依托现有制造与交付体系,引入液冷、高密度互联等新技术,以客户痛点为突破点。通过“双链主”模式与云豹智能整合算力硬件与网络芯片,深化产学研合作攻坚前沿技术,推出全栈液冷方案解决散热难题,用模块化设计适配多元算力需求,以具体场景为锚点积累技术优势与口碑。
纵观云尖信息突围逻辑,“协同”是核心关键词。无论是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与上下游共建生态,还是与客户深度磨合,它始终以“产业链支撑者”定位,而非孤立竞争者。这种协同式成长,让云尖信息在信创与算力两条高难度赛道上,走出了务实稳健的发展路径。
绿色智造:智能工厂的可持续实践2024年,云尖信息杭州超5万平方米总部基地启用,标志其智能制造关键跃升。基地配备22条智能生产线与先进物流系统,通过ERP、MES、PDM系统协同贯通“设计-生产-物流”数据流,部署OMS+WMS+TMS一体化平台实现订单拆解、库存预测、物流跟踪,达成从研发到交付的全链条联动,推动制造进入“数字化+绿色化”新阶段。相较传统生产,效率与精准度显著提升:智能仓储使人工成本降20%以上,物料周转效率升30%以上,生产计划准确率大幅提高,交付周期明显缩短,实现生产与供应链高效协同。
这座工厂不仅承担产能扩张任务,更彰显云尖信息对可持续发展的考量。规划之初便以“绿色”为核心:能源利用上,借液冷技术降能耗,其冷板式液冷方案已应用于浙江新型算力中心,既提升集群性能又提高能效比;厂区引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减少高强度生产中的碳排放与能耗浪费。对扎根算力与信创赛道的云尖信息而言,绿色智造并非附加项,而是支撑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基础,平衡性能、交付与环境效率已成必答题。
值得关注的是,工厂目标不止于产能数字。满负荷运行时,其规划年产单板300万片、服务器60万台、网络设备180万台,年产值超70亿元,但云尖信息更看重“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依托工厂规模化能力,将实验室创新快速推向市场,让客户切实感受技术演进价值。
在绿色、智能与规模的交汇点,云尖信息智能制造中心既是企业制造力的体现,也是行业转型的缩影。过程中,企业以可持续为基本盘、智能为抓手、客户需求为导向,走出了契合未来制造趋势的发展路径。
协同创新:从本地伙伴到产业链共建“合作”是云尖信息发展的贯穿关键词,从本地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到客户场景,公司始终以“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共建。研发端,云尖信息与之江实验室共建新型算力中心联合实验室,推动冷板式液冷方案落地浙江新型算力中心;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智能计算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算力高速互联研究,还参与省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推出数十个实习岗位与导师帮带机制。这些研发并非“纸上方案”,依托工厂快速转化能力,能短时间进入客户场景,形成应用与反馈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层面,云尖信息深知单一厂商难撑算力生态,积极参与区域协作。与云豹智能打造“双链主”模式,聚焦自身制造优势,协同伙伴实现“芯片级创新”与“系统级制造”联动,构建研发-制造-交付产业闭环。作为萧山“中国视谷”核心企业,云尖信息联合政府与产业基金组成“资金拼盘”招引项目,成功引入总投资10亿元的云豹智能AI网络研发中心总部项目;同时打通本地供应链,减少外部依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为区域信创与算力集群注入活力。
客户端,云尖信息的突破多源于深度共建。团队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调整方案,形成定制化与标准化并行能力,从单一产品供给到全栈能力交付,逐步拓展为长期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种协同逻辑,既保障云尖信息竞争韧性,也塑造其“制造者+连接者+技术承载方+生态推动者”的独特角色。在算力与信创产业加速演化的当下,这一定位为其带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人才与未来:筑牢“智造”软实力云尖信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支撑。公司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高达75%,为激发青年员工潜力,构建了“三维赋能”成长体系:一是设置专业技术序列与管理序列并行的双轨发展机制,满足不同人才职业发展需求;二是推行项目炼金计划,让85后青年人才参与液冷服务器研发、GPU模组设计等攻坚项目,在实战中淬炼岗位技能;三是建立覆盖全职业周期的一对一导师帮带制度与全周期培训体系,助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
在人才培养的外部协同上,云尖与高校深度联动,除共建研究平台、提供实习岗位外,还通过参与“中国视谷”产业社区建设,为人才营造优质环境。该社区是萧山首批产业园区社区化运营试点,云尖信息与社区管委会协同构建“产业生态+多元治理+服务增值”融合发展的青年向往型产业社区,在空间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形成有机生态,为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提供保障。
当前,云尖信息正处于“技术驱动型智造平台领跑期”,以数字化产品一站式技术服务平台为定位,聚焦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成为其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展望未来三到五年,云尖信息将围绕“客户至上、全栈能力、生态协同”三个关键词,以“客户至上”为原点,“全栈能力”为支撑,“生态协同”为延伸,致力于成为“懂客户、能托付、共成长”的数字化产品一站式技术服务平台,在算力与智造领域持续深耕,为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信创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