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龙江航空航天产业振翅高飞
当工大卫星研制的两颗卫星搭载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划破天际,当铂影T1400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在哈尔滨完成首航,“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的壮阔图景,正以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瞬间铺展开来。这片曾孕育出无数工业传奇的黑土地,如今正以航空航天产业为笔,在新时代的蓝天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铂影T1400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在哈尔滨首航
作为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中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航空航天产业早已不是孤立的产业板块,而是融入国家大局、守护国防与产业安全的关键力量。多年来,中航工业哈飞、中国航发东安等龙头企业,携手哈工大等高校院所,在整机研制、核心部件、关键材料等领域深耕细作,构建起极具龙江特色的上下游产业链。
从AC312系列直升机到Y12系列涡桨通用飞机,从精密航空传动系统到航空铝镁合金材料,黑龙江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民用直升机制造基地,更在航空复合材料、铝镁合金加工领域占据行业高地,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筑牢“龙江根基”。
“十四五”的五年,是龙江航空航天产业提档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突破的五年。在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布局中,黑龙江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东安民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中国商飞哈尔滨机体设计中心挂牌运营,20余家企业成功融入国产大飞机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配套参与”到“深度共建”的跨越。中航工业哈飞研制的AC352中型直升机填补我国7吨级直升机谱系空白,Y12F飞机拿下欧盟航空安全局型号合格证实现“零的突破”,中国航发东安的WZ16发动机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交付使用——这一系列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让“中国心”的蓝天梦想有了强劲的“龙江动力”。
工大卫星研发试验总部基地生产车间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的崛起,更让龙江航空航天产业的版图不断扩容。
航空工业哈飞AC332直升机等新机型持续涌现,哈尔滨联合飞机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投产运营,铂影T1400无人直升机以“空中重卡”之姿开启重载无人直升机时代,为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带来效率革命。在航天领域,依托哈工大的技术积淀,工大卫星研发试验总部基地建成投产,形成年产180颗500公斤量级卫星的能力,“天都二号”等卫星接连发射成功,让龙江在商业航天领域崭露头角。
而“中国星谷”商业航天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更以工大卫星为链主,吸引北京、苏州等地优质企业入驻,全力打造链条完整、自主可控的商业卫星产业生态,朝着“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加速迈进。
哈尔滨平房区航空配套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哈尔滨航空集群晋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站在“十四五”收官的节点回望,黑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产业规模的扩张,更是创新能力的跃升、产业生态的完善、国家战略的深度践行。2025年我省出台17条政策措施,从“整机+配套”协同到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从培育市场主体到拓展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随着“中国星谷”等载体的建成,随着更多核心技术的突破,龙江航空航天产业必将继续振翅高飞,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更多属于黑土地的辉煌。(记者:孙铭阳)
(下巴后缩丑))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