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听说你们最近都在讨论《一战再战》?来来来,咱们聊聊这部电影,顺便聊聊那个小李子,还有那个导演PTA。
话说回来,这部电影有几个关键词:莱昂纳多、美国隐喻、追捕游戏。导演PTA,也就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是个拍电影的小能手,之前拍过《血色将至》《大师》这些有点意思的作品,所以圈里圈外的人都挺喜欢他。
不过,这部电影和导演PTA,还有它的题材,对咱们内地观众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也可能不太感兴趣)。里面的故事有点散,氛围也闹哄哄的,估计会把很多人吓跑。所以,咱们就先来聊聊这部电影吧。
主演是小李子,也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哥们儿在咱们内地可是挺受欢迎的,从《泰坦尼克号》到《革命之路》《血钻》《华尔街之狼》《荒野猎人》《了不起的盖茨比》,他演的戏可多了去了。这哥们儿演技好,演什么像什么,偶像包袱也没有,出戏的感觉更是没有。
在这部电影里,小李子饰演的角色叫鲍勃,是个革命者。他年轻时加入了“法国75军团”,整天跟着大家偷窃放火、打砸抢寻衅滋事。在他们看来,这是少数裔族群勇敢反抗白人暴政,自称为“革命者”,但其实就是一群二流子。
鲍勃在活动中爱上了一个女革命者帕菲迪娅,两人相识相爱,并肩作战。那叫一个大胆敞亮,什么端着枪抢银行啦,挺着孕肚机枪扫射啦,勾引白人军官(这可是个伏笔),后来帕菲迪娅生了个女儿,自己却从坚定的革命者变成了软弱的投降派,还出卖组织然后噶掉。
这个白人军官叫史蒂文上校,是片中最强硬的反派。他坚信“白人至上”,积极加入相关组织,四处围剿“法国75军团”非法组织。但同时又非常迷恋黑人女性,被帕菲迪娅勾去了魂魄。这份欲念又激起他的斗志,通过不断抓捕革命者,积累了“丰功伟绩”。
等到黑妹女儿长到16岁,鲍勃也已经变成了一位失魂落魄的酒鬼。他表现得如此落魄,自然也是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充满了慈爱,只想陪伴女儿好好长大。
这条父爱的线索,大概也是咱们国内观众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其他的什么体制隐喻、派别对立、人性本质等等,不过是西方认知体系中的概念,也是他们衰落过程中的标签和见证而已。
因为全片主要呈现革命者和追捕者的猫鼠游戏。加上美式叙事的硬汉派风格(对标钱德勒《漫长的告别》等),整个过程都是一惊一乍、疯疯癫癫的状态,大家要习惯。
不过该片最核心的主题,就是有关美国社会的体制隐喻。也就是从派别对立和顶层党争的现实冲突,推演出未来的结局和走向。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