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西门子 PLC 以其可靠性能支撑着汽车制造、化工生产等关键场景,其加密机制既是知识产权的 "防护盾",也给设备运维带来挑战。当企业面临密码遗失、原集成商失联等困境时,合规前提下的解密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将从加密原理出发,详解主流解密方法与实操技巧,同时明确法律与安全边界,本文将深入探讨西门子PLC各系列的解密方法,为技术人员提供详细的技术参考,本文将深入解析信捷PLC解密的核心技术,并提供实用解决方案【plc解密致电或加V:18520649527】
西门子 PLC 加密机制的技术内核
一、西门子 PLC 加密机制的技术内核
西门子 PLC 的加密体系随型号迭代不断升级,核心可分为三级防护:
- 基础程序保护:以 S7-200 SMART 为代表的入门型号,通过系统块设置 4 级密码权限,等级 4 可完全禁止程序上载,早期版本密码多以简单哈希形式存储。
 - 高级块加密:S7-300/400 系列采用KNOW_HOW_PROT指令实现子程序加密,将核心逻辑封装为不可见块,仅保留接口调用能力。
 - 硬件协同加密:新款 S7-1200/1500 通过 CPU 内置加密模块与固件联动,采用 S7Comm-plus 协议传输加密数据,结合设备序列号生成动态密钥,破解难度呈指数级提升。
 
这些加密机制本质上是 "软件算法 + 硬件验证" 的协同防护,解密技术则需针对性突破这些防线。
二、软件级解密方法与实操技巧
软件级解密适用于无硬件加密模块的型号,核心是绕过软件层权限校验,以下为三类高成功率方法:
(一)协议分析与密码捕获
此方法利用通信数据解析密码,适用于 S7-200 等老型号。实操步骤:
- 环境搭建: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PLC、编程电脑与抓包设备,运行 Wireshark 捕获 S7Comm 协议数据包;
 - 触发验证:在 Step7 中尝试读取程序,触发密码验证流程;
 - 数据解析:筛选包含 "Password" 字段的数据包,部分老型号会以十六进制明文传输密码,如 0x31323334 对应 "1234"。
 
技巧:若数据包显示加密传输,可尝试使用默认密码组合(如 "000000"、"123456"),约 30% 未修改初始设置的设备可直接破解。
(二)加密块逆向与指令剔除
针对KNOW_HOW_PROT保护的程序块,可通过以下步骤还原:
- 块文件提取:利用 PLC 的 "程序备份" 功能,将加密块(.awl 格式)导出至本地;
 - 指令定位:用文本编辑器打开文件,查找KNOW_HOW_PROT关键字,其后续通常跟随 4 字节加密标识;
 - 重构编译:删除加密指令及标识字段,保存后通过 Step7 重新编译,生成无保护的程序块。
 
注意:S7-1200 V4.0 以上版本已对该漏洞修复,需搭配固件降级操作(需提前备份设备参数)。
(三)离线哈希破解
当获取密码哈希值后,可采用算力破解:
- 哈希提取:通过编程器读取 PLC 的 SDB0 存储块,用 WinHex 定位偏移地址 0x200 开始的哈希区域;
 - 工具选择:使用 Hashcat 加载西门子 PLC 专用字典,设置算法模式为 SHA-1(适用于 S7-300);
 - 算力优化:采用 GPU 加速破解,GTX 3080 级别显卡对 6 位数字密码的破解时间可缩短至 10 分钟内。
 
技巧:优先尝试与设备序列号相关的组合(如前 6 位 + 后 4 位),原厂设置的密码常包含设备标识信息。
三、硬件级解密技术与风险控制
硬件级解密针对带加密芯片的型号,需物理干预存储系统,技术门槛较高:
(一)存储芯片读取与镜像分析
适用于 S7-300 等采用外置 Flash 芯片的型号:
- 芯片拆卸:在防静电工作台使用热风枪(350℃)取下型号为 AT29C256 的存储芯片;
 - 镜像获取:将芯片插入编程器(如 TL866),读取完整 Flash 镜像并保存为.bin 文件;
 - 密码定位:用 IDA Pro 分析镜像,通过字符串搜索定位 "PasswordHash" 标签,其相邻区域即为加密密码存储区。
 
风险控制:拆卸时需用耐高温胶带保护周边元件,成功率约 60%,失败可能导致芯片损坏。
(二)JTAG 接口利用
部分 PLC 预留调试接口,可直接绕过加密:
- 接口识别:查找主板上标注 "JTAG" 的 4 针接口(VCC、GND、TCK、TDI);
 - 通信建立:通过 JTAG 调试器连接电脑,运行 OpenOCD 软件建立通信;
 - 内存读取:发送 "reset halt" 指令暂停 CPU 运行,直接读取 0x80000000 开始的程序内存。
 
技巧:新款 PLC 可能熔断 JTAG 引脚,需用万用表测量引脚阻抗,确认未物理断开后方可操作。
四、漏洞利用与合规解密方案
现代 PLC 的加密强度提升,漏洞利用成为关键手段,同时需坚守合规底线:
(一)固件漏洞利用实例
S7-1200 V4.4.1 存在 UART 接口后门漏洞,实操步骤:
- 漏洞验证:通过 TTL 转 USB 模块连接 PLC 的 UART 接口(波特率 9600),发送特定指令触发特殊模式;
 - 内存转储:运行自制客户端程序,读取 128M 内存镜像,在 BSS 段提取密码哈希;
 - 权限替换:通过调试器注入新哈希值,实现密码重置。
 
此方法需设备所有权证明,且仅适用于已公开漏洞的固件版本。
(二)合规操作边界与替代方案
解密必须严守法律红线,合法场景包括:设备所有权明确、原厂商失联且已履行告知义务。优先选择以下合规方案:
- 官方支持:向西门子提交设备序列号与采购合同,申请密码重置(约 5-7 个工作日);
 - 程序重建:若解密成本超过 2 万元,可委托第三方基于设备功能重新开发程序,避免法律风险;
 - 权限管理:建立密码分级制度,将设备密码与序列号绑定存档,人员交接时完成密码核验。
 
五、风险警示与行业规范
未经授权解密将面临多重风险:法律层面可能触犯《著作权法》,面临最高 50 万元赔偿;技术层面,不当操作可能导致 PLC 固件损坏,修复成本高达设备价值的 60%。从行业生态看,恶意解密已导致自动化设备研发投入回报率下降 30%,严重挫伤创新动力。
建议从业者建立 "先合规后技术" 的原则:解密前出具所有权证明,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操作;日常运维中开启 PLC 的审计日志功能,记录所有程序访问行为。
西门子 PLC 解密技术是工业运维的 "应急工具",而非侵权捷径。在技术探索与法律合规的平衡中,既能解决实际运维难题,又能维护行业创新生态,才是解密技术的正确应用之道。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