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年6G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隗斌主持。
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经开区6G产业发展整体情况如何,未来有何规划?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历彦涛:
经开区深入贯彻国家未来产业培育方案,认真落实北京市6G发展战略,前瞻布局未来信息产业,全力打造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
一是强化关键技术创新。
经开区全力承建北京6G实验室建设任务,支持通智、通感、空天地、公专结合4个北京6G产业创新实验室在经开区落地发展。重点研发超大规模MIMO、智能超表面、高频段通信等关键技术。促进北京市各类6G创新资源和产业深度融合,抓好从1到10的转化,为成果产业化落地夯实基础。
二是加快产业生态集聚。
经开区依托北京市6G产业发展体系,着力培育产业生态,加速推动产业聚集。以中兴通讯北方总部、红山科技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在芯片器件、基站设备、新型终端、卫星通讯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布局,聚集了80余家上下游企业,主攻通感、通智、太赫兹通信等领域,产业规模约200亿元,初步形成了6G产业生态发展的雏形体系。高标准建设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依托链主企业强磁聚能,构建“成果转化友好、产业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雨林,打造6G产业培育特色孵化器。
三是聚焦应用场景牵引。
经开区率先启动应用探索,依托制造业场景丰富的优势,以需求促研发、以应用促迭代,面向智能制造、物流仓储、应急救援等领域重点打造小米汽车智能工厂、京东智慧物流等一批标杆案例。依托6G专项政策投入资金支持企业升级改造,引导更多企业采用超低时延高可靠通信、海量机器类通信、边缘计算等技术升级改造现有产线。鼓励企业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构建“应用牵引-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记者提问
记者:刚才您提到经开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政策,请问该政策有哪些亮点?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历彦涛:
2025年7月份,经开区深入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执行《北京市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6G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等五个方面,通过10项举措发力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支持与保障。
一是推进标准引领跃升。
支持企业加大6G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方案攻关,提出打造“6G专利池”,挖掘培育标准必要专利;鼓励企业积极参与3GPP、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国内外标准组织研究工作,抢占全球标准话语权高地。全国首次提出标准提案奖励,对在3GPP中6G标准提案率占全球5%以上的参与单位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二是推进应用场景开放。
以亦庄新城全域为试验田,推动6G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AR/VR智能穿戴、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出“测试券”资金支持,创新实施“首订单”奖励机制,加速打造标杆示范场景,释放需求乘数效应,牵引6G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落地。
三是推动共性平台建设。
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和共享工厂,提供共享仪器设备、技术验证、中试生产、检验检测等产业共性服务,降低初创团队、中小企业创新成本,对服务效能高、产业支撑强的共性平台,给予每年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助力北京大学等院所前沿成果转化,构建全体系产业服务能力,促进6G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迭代升级。当前,拟联合信通院在经开区建设6G通智融合测试验证平台。
近期热门视频
(哺乳期可以用红霉素眼膏涂抹乳房嘛))
)

)
)
)
)
)
)
)
(河南省开放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