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靠小米通话跨设备视频?小米突然的停服通告让用户措手不及!这款堪比华为畅连的跨端沟通工具,将于 2025 年 12 月 3 日彻底终止服务,现在新用户已无法注册。

小米官方通告来得猝不及防,核心信息简单直接:因产品战略调整,决定停止 “小米通话” 功能服务。没有多余解释,也没透露后续是否有替代功能,只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让不少老用户直呼 “太突然”。
亲测打开小米应用市场,11 月 15 日起已搜不到 “小米通话” 软件,新用户无法下载注册。但已经安装并注册的用户不受影响,能正常使用语音、视频通话、通话转接等所有功能,直到 2025 年 12 月 3 日服务终止。
这款功能的定位和华为畅连高度相似,是小米生态的核心沟通工具。支持小米手机、智能电视等多设备互联,跨端视频通话时画质比微信更清晰,还能直接转接手机来电到电视上,对家里有老人的用户特别友好。
有老用户分享真实体验:“爸妈用小米电视,我用小米手机,平时靠小米通话视频,声音大、画面稳,老人不用凑手机屏。” 还有上班族表示,经常用通话转接功能,把手机来电转到办公电脑上,开会时接电话更方便。

此次停服覆盖范围极广,所有支持小米通话的设备全中招。不管是最新款的小米 15 系列,还是几年前的旧机型,甚至小米智能电视、小米平板等生态产品,只要之前支持该功能,到期后都会无法使用。
用户最吐槽的点在于 “毫无预兆”。很多人刚习惯用小米通话替代微信视频,尤其是异地亲友之间,依赖它的高清画质和跨设备优势,突然停服让大家只能临时切换工具,沟通体验大打折扣。
对比华为畅连的持续运营,小米用户更显无奈。华为畅连不仅支持手机、平板、智慧屏互联,还在不断更新功能,而小米通话突然停服,让生态内的跨端沟通出现断层,短期内很难找到体验相当的替代工具。
从时间线来看,小米给老用户留了不到一个月的缓冲期。11 月 15 日下架新注册,12 月 3 日彻底停服,中间只有 18 天时间,让用户有机会适应新的沟通方式,避免突然断联带来的麻烦。
不过缓冲期内也有注意事项,老用户别删安装包。如果不小心卸载了 “小米通话”,现在应用市场已无法重新下载,只能靠之前的安装包重装,否则会提前失去使用权限,影响日常沟通。
对于依赖跨设备通话的用户,目前有三个替代方向。一是转用微信、QQ 的视频通话功能,优点是普及率高,所有品牌设备都支持;二是用运营商的高清通话服务,画质稳定但需要双方开通;三是尝试其他第三方工具,比如钉钉、飞书,但功能冗余,不如小米通话简洁。
实测对比后发现,微信视频通话的跨设备体验稍逊一筹。用小米手机连电视微信视频,画面延迟比小米通话高,声音也容易出现卡顿,尤其是老人操作时,微信的界面复杂度也不如小米通话简单。
有用户猜测停服原因可能是用户量不足,或生态战略调整。但不管真相如何,对普通用户来说,最实际的就是尽快找到替代方案,尤其是经常用它和家人、同事沟通的人,提前适应新工具能减少麻烦。
小米生态用户之前习惯了多设备无缝衔接,小米通话的停服相当于断了其中一环。比如之前用小米手机拍的视频,能通过小米通话直接投屏到电视分享,现在只能靠 U 盘拷贝或其他投屏工具,步骤繁琐了不少。
还有用户担心后续其他生态功能会不会跟进停服。毕竟小米通话不算小众功能,突然下架让大家对生态稳定性产生质疑,有网友留言:“刚买的小米电视,本来冲着跨端沟通来的,现在有点后悔。”
其实类似的功能停服在科技圈并不少见,之前阿里的 “钉钉电话” 部分功能下架,腾讯的 “QQ 影音” 也曾暂停服务,核心都是战略调整或用户量不及预期。但小米这次没提前公示,让用户缺乏心理准备,争议才更大。
对小米来说,停服后若能推出替代功能,或许能缓解用户不满。比如把小米通话的核心功能整合到 MIUI 自带的电话应用里,或升级小米生态的投屏功能,让跨端沟通依然便捷,才能留住用户信任。
老用户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缓冲期做好过渡。比如把常用联系人的沟通方式切换到微信,给家里老人提前演示新工具的操作,避免 12 月 3 日后出现 “不会视频” 的情况,尤其是独居老人更需要提前适配。
实测发现,小米通话的通话记录不会自动同步到其他工具,有需要留存重要通话记录的用户,建议提前截图或导出,避免服务终止后无法找回,尤其是工作中常用它沟通的用户,更要做好数据备份。
虽然停服让人遗憾,但小米通话也有不少槽点被用户吐槽过。比如部分旧机型适配不佳,视频时偶尔卡顿,跨品牌设备无法使用等,这些问题或许也是战略调整的原因之一,只是用停服的方式解决,让用户难以接受。
对新用户来说,虽然无法体验小米通话,但也避免了后续适应后又停服的麻烦。如果有跨设备沟通需求,可直接选择华为畅连(华为生态)或微信视频,不用再担心功能突然下架的问题。
现在距离停服还有一段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选择替代工具。如果是家人日常沟通,微信视频足够用;如果是办公跨端转接,可尝试运营商的来电转接服务;如果追求高清画质,可考虑专业的视频会议工具。
核心时间节点一定要记好:11 月 15 日起无法新注册,12 月 3 日彻底停服,老用户别删安装包、及时备份数据。这些细节能帮你平稳过渡,避免因功能下架影响正常沟通。
小米通话的停服,本质是科技产品迭代中的正常现象,但突然性的通告确实让用户措手不及。希望后续科技厂商能多些提前公示,给用户足够的缓冲时间,毕竟用户体验才是生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你平时常用小米通话做什么?现在准备换成什么替代工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过渡方案,给其他用户避坑参考!
)
)
)
)
)
)
(红霉素软膏和莫匹罗星软膏交替使用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