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出身,被冯远征赏识33岁才入行,59岁演“毛人凤”终于火了(印刷工容易得什么病) 99xcs.com

由实力派演员于和伟担纲主演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一经上线便迅速引爆全网热度。

然而,真正引发热议的并不仅仅是领衔主演,剧中一位饰演“毛人凤”的配角也强势出圈,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在59岁才迎来事业巅峰的男演员,三十多年前还是一名整日与印刷机为伴的一线工人。

01

1966年,张晞临出生于北京一个平凡家庭。

完成初中学业后,他并未选择常规路径进入高中学习,而是报考了北京印刷中专,走上了一条更为务实的职业道路。

在那个年代,“包分配”意味着端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家人普遍认为掌握一门技术,未来生活安稳无忧已是极好。

于是,在校期间,他从调配油墨、校对印版到操控设备,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练习,技艺日益娴熟。

1986年毕业后,他顺利被分配至北京外文印刷厂,正式成为一名印刷岗位的技术工人。

当时的北京外文印刷厂是业内知名的单位,薪资待遇远超一般工厂水平,令人称羡。

二十岁的他身穿蓝色工装,每日任务是将一叠叠白纸送入机器,紧盯滚筒运转,确保每一张纸张上的图文清晰完整。

厂房内机器昼夜轰鸣,衣服上残留的油墨气味即便多次清洗也无法彻底去除。

大多数同事安于现状,享受这份稳定的工作,但他内心却时常游离在外。

其实他并非没有梦想,只是“铁饭碗”的现实太过沉重。

父母反复告诫他不要“瞎折腾”,他自己也缺乏迈出这一步的勇气。

既无表演基础,又无人脉资源,如何踏入演艺圈?这个念头似乎遥不可及。

转机出现在1987年,他结识了后来成名的演员冯远征。

当时冯远征已在影视领域崭露头角,积累了一些作品经验,算是圈内前辈。

冯远征敏锐察觉到张晞临内心的渴望,开始不断鼓励他尝试报考艺术院校。

自那以后,他的演员梦不再只是深藏心底的秘密。

冯远征常带他前往人艺观摩排练现场,让他亲身感受舞台的魅力与表演的艺术张力。

在冯远征以及几位好友的持续支持下,张晞临终于鼓起勇气报名参加艺考。

可惜临近考试前突发疾病,上场时头脑昏沉,发挥失常,首轮落选。

次年,他再次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结果又因身体不适再度名落孙山。

连续两次失利几乎击溃了他的信心,但冯远征始终没有放弃劝导。

一次深入交谈后,两人谈了很久,最终他决定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

可新的阻碍接踵而至——单位明确表示不再批准其请假备考。

一边是稳定的体制内工作,一边是充满未知的追梦之路。

经过数日挣扎与思索,张晞临最终狠下决心,主动递交辞呈,告别了那份人人称道的“铁饭碗”。

然而挑战并未结束。

1989年,他已经23岁,而多数艺术院校招生年龄上限设定为22岁。

“超龄”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最大障碍。有朋友建议他修改出生年份以获取考试资格。

他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动了这个念头。

他将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由1966年改为1967年,使自己“年轻”了一岁。

随后凭借扎实的表现,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

到了第三轮面试时,考官对其实际年龄提出质疑。

张晞临顿时心跳加速,脸颊发烫,意识到隐瞒已难以为继,索性低头坦诚交代真相。

幸运的是,考官们被他的真诚态度与潜在天赋所打动。

几天之后,他如愿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录取通知书。

但这仅仅是他踏入演艺行业的起点。或许他未曾预料,这条迟来的人生轨道,比当年操作印刷机艰难得多。

02

1993年,他从上戏毕业时已年满27岁。

同届学生中,有人早已登上荧屏主演重要角色,而他只能从最底层的群众演员做起。

进入新世纪后,他逐渐开始出演一些带有姓名的角色,虽非主角,但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此时他已年过三十,才算真正迈入职业演员的轨道。

2010年,《黎明之前》剧组邀请他出演“齐佩林”一角。

该角色位列“军统八大金刚”之一,性格圆滑世故,略带贪念,却又讲兄弟情义。

张晞临并未将其塑造成刻板化的反派,反而注入大量细腻细节。

面对上级汇报时,他会不自觉地用手指搓动衣角,流露出内心的怯懦与不安。

与同僚饮酒畅谈时,则习惯把酒杯倒满,展现出难得的真实与热忱。

该剧播出后大获成功,齐佩林成为观众口中“另类可爱”的反派人物。

他也由此完成了从“龙套”到“熟脸”的蜕变。

但“脸熟”并不代表“走红”。

接下来十余年间,他参演了多部优质剧作,却始终未能站上真正的聚光灯中心。

2013年,在《X女特工》中塑造冷酷严厉的教官高义山;

2015年,《后海不是海》里演绎接地气的派出所民警王响晴;

2016年,《咱们相爱吧》中诠释情感复杂的都市男性康乔,每个角色均打破类型化桎梏。

2017年,反腐题材巨制《人民的名义》掀起全民追剧热潮,张晞临精准刻画了大风厂厂长蔡成功这一复杂人物——重情重义却又自私算计,令人又恨又怜。

尽管每次演出皆获好评,但他个人始终差那么一点“破圈”的契机。

从未担任第一主角,未斩获重量级奖项,甚至仍有大量观众叫不出他的名字。

就在他以为职业生涯或将如此平稳前行之际,《沉默的荣耀》制作团队向他递来了“毛人凤”的剧本。

这个历史上以“笑里藏刀”著称的人物,既不具备正面角色的亲和力,也没有激烈的情绪爆发点,但张晞临从中看到了突破自我的可能性,也成为他演艺生涯的关键转折。

为了精准还原角色,他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前期准备。

翻阅数十本关于军统历史的文献资料,研究毛人凤留存的老照片,揣摩其心理状态与行为逻辑。

九月底剧集开播即大火,也让59岁的张晞临彻底摆脱了“眼熟却不知名”的尴尬处境。

他所诠释的毛人凤,摒弃了浓妆重彩与嘶吼式表演,仅凭内敛克制的演绎便让无数观众感到“毛骨悚然”。

剧中他语调平缓,嘴角常挂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递茶时指尖微曲,尽显表面谦恭。

可在这份温文尔雅之下,隐藏着令人窒息的阴冷与算计。

在一场与于和伟的对手戏中,他将情绪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需背景音乐烘托,也不依赖镜头特写,仅靠眼神变化就完成了情绪递进。

从最初的冷静观察,到察觉漏洞时的锐利逼视,再到掌控全局后的深沉压迫感。

观众能清晰感知到他目光中的层层推进。

社交平台上评论纷至沓来:

“张晞临的眼神戏简直封神。”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绿叶,而是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实力派演员——张晞临。

结语

59岁的张晞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但他的成长轨迹中,没有一夜成名的奇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沉淀。

有人常说“追梦要趁早”,但张晞临的经历告诉我们:

梦想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属权利。

那些曾因“超龄”被拒之门外的失落,因跑龙套而磨砺的耐心,因“脸熟但无名”带来的遗憾,最终都化作了滋养他角色深度的宝贵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