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谭晶实现财富自由,不后悔成为自费生,嫁科学家丈夫很幸福(43岁谭晶近照大变) 99xcs.com

今年,谭晶不仅参加了音乐会,参加了节目《打歌2025》,还在今年的《2025花好月圆bilibili中秋晚会》上演唱歌曲。

48岁的谭晶,早已经是财富自由,加上家中还有一个科学家丈夫,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谭晶虽然有唱歌天赋,但来时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谭晶出生在侯马市一个音乐世家,爸妈都是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家里总飘着歌声。

才一岁半,她就跟着妈妈哼《妹妹找哥泪花流》,小嘴儿吐词不清,可调子准得像遗传了。

7岁那年她录了首《妈妈的吻》,稚嫩的声音用上“气声”高音,爸到现在还把那盒磁带当宝贝藏着。

8岁学钢琴,9岁跟爸妈上台,11岁正式跟妈学声乐。

小时候的谭晶,课余不是写作业,而是拉着小伙伴在教室里唱《霍元甲》主题曲。

可自由背后是爸妈的苦心经营。

妈周丽萍下海经商,爸谭新民当会计,俩人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买了架2400块的钢琴——那是当地第一个卖给孩子的钢琴。

妈的梦想,是让闺女进中国音乐学院,当“正统”歌唱家。

她常对谭晶说:“北京是音乐的殿堂,你不去,妈这辈子不踏实。”

高二那年,谭晶听话提前高考,进了山西大学音乐系。

可大一暑假,妈觉得这学校“不够顶尖”,非拉着她退学重考。

手续办得像打仗,系主任死活不松口,妈在门外站了一天,风吹日晒也不走,最终办成了。

一家子挪到北京,租地下室住,潮湿得像蒸笼。

谭晶每天练声到嗓子哑,妈煮粥配咸菜,爸从老家寄钱。

1994年高考那天,她考了声乐系民族声乐专业,录取通知来了——自费生。

普通生900块,她得交5900,户口、工作,全靠自己。

那一刻委屈像潮水涌来,她关上门,哭了三天,不吃不喝。

后来谭晶回忆:“那三天,我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可妈的话点醒我,哭不是结束,是开始。”

从那以后,她用通俗唱法练民歌,意外发现自己不眨眼了,原来自卑有解药,叫创新。

大学四年,谭晶像海绵吸水。

专业是民族声乐,可她爱听港台流行,总偷偷练《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三,她瞒着妈报“七星杯”中外歌手大奖赛,一举夺金,奖金7000美金。

毕业前夕,总政歌舞团团长孙加保看她演出,写推荐信拉她入团。

1998年她成了独唱演员。那是她人生的第二个拐点。

团里,她遇上李双江老师,被誉为“四大关门女弟子”之一。

老师教她跨界:美声的稳、民族的韵、通俗的亲。

2000年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她用跨界唱法演绎蒙古民歌《大地》,全场惊艳。

从此,谭晶的名字火了,央视春晚她连上12年:首秀联唱《花好月圆》,2002年独唱《在那东山顶上》,藏族原生态一出口,观众鸡皮疙瘩起。

奥运会她6次献唱:2008北京开幕式《天空》,鸟巢回荡她的高音;残奥会闭幕式《爱的奉献》,泪点满场。

世博会、亚运会,她的声音成了国家名片。

外媒叫她“东方的莎拉·布莱曼”,维也纳金色大厅、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厅、悉尼歌剧院,她办了6场“和谐之声”独唱会,唱通俗进古典殿堂,掌声如雷。

她的代表作《在那东山顶上》,跨界鼻祖,民歌加通俗,婉转中带劲道,传唱20年不衰。

《九儿》,昆曲元素融摇滚,《歌手》上演绎,夺冠那天,导师李健说:“这是天籁。”

《唐古拉》高原风情,高音直冲云霄,获“五个一工程奖”。

《大地》青歌赛成名曲,真混声B5切换,专业粉直呼“神操作”。

《天空》奥运主题,穿透力拉满,像鹰击长空。

还有《赤伶》戏腔加rap,国风炸场;《春秋冬夏》,情感层层递进,听者落泪。

这些歌,不光是旋律,是谭晶的灵魂碎片:儿时黄土、奥运激情、跨界探索。

在华语乐坛,谭晶的唱功是教科书级。

韩红说:“她是食物链顶端。”

专业分析,她真声高音稳如磐石,F5到B5,花腔炫技随意切换,不靠假声哨音,全凭强共鸣和高声压。

音准近完美,演唱自成体系:美声的共鸣、民族的颤音、通俗的亲切,融成“谭晶跨界”。

知乎上乐评人说:“她不炫技,却总有惊喜。像《九儿》的渐强长音,混声#G5转折,密度和穿透力,同辈难比。”

蔡国庆赞:“跨界女王,唱出中国味。”

她不追流量,却影响深远:开创民通美融合,启发后辈如周深、毛不易。

乐坛前辈阎维文说:“谭晶是桥梁,传统现代,一唱就通。”

事业如日中天,感情却低调得像邻家故事。

2009年谭晶32岁,遇上邓中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芯片之父”。

他大她9岁,江苏南京人,中星微创始人。

那年,两人同为全国人大代表,一场活动上相识。

邓中翰听她唱《乔家大院》主题曲,一见钟情。

婚礼简单,圈内好友如韩红、王平久见证。

2014年谭晶37岁,高龄产下双胞胎女儿。

那年春节后,她缺席春晚和两会,全心养娃。

传闻她“失踪”,好友澄清:“她在恢复,高龄产妇不容易。”

生女后,她变温柔了,韩红说:“以前大大咧咧,现在一见就问‘孩子健康吗’。”

邓中翰宠妻,俩人开珠宝店,她设计,他推广。

女儿们遗传爸妈,穿公主裙像妈,小大姐爱唱,小妹妹弹琴。

谭晶发朋友圈:“这辈子最对的决定,为他生俩丫头。”

如今谭晶48岁,生活松弛又饱满。

事业上她从军职转文职三级军官,现任金盾影视中心艺术总监,云南大学特聘教授。

2023年东南大学聘她首席艺术指导,她讲“跨界演唱”,学生挤满堂。

2024年“歌如少年”巡演火爆:南京站,青奥体育馆爆满,她唱《唱歌的少年》,台上台下蹦迪;

成都站,“十个勤天”成员站台,合唱《金风玉露》,公益学子上台圆梦。

公益是她另一张名片,早年禁毒、艾滋宣传,现推“文物里的旋律”。

2025年8月太原纯阳宫,她捐50万给山西文物基金会,发起计划:从晋南到晋北,采风古建,创国风歌。

首支歌献纯阳宫,吕洞宾主题,融合古乐器。

此外她还是“春蕾计划”大使、扶贫形象代言,她走基层,唱给山里娃听。

婚姻如今幸福吗?谭晶用行动答。

快50岁的她年轻的像一个少女,有才有颜,当年选的那条路,没有走错。

信息来源:

抖音账号: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