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湖这个充满刀光剑影的世界里,“兄弟情义”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孤胆英雄常常力敌群雄,但终究也会遇到双拳难敌四手的时刻。只有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才能走得更远。因此,“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更是人情世故”这句话的确不假。如果说金庸作品中最能体现“兄弟情义”的,非《天龙八部》莫属。这部作品围绕三位主角的兄弟情展开,三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可谓感天动地。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萧峰死后,这段兄弟情似乎就戛然而止,段誉和虚竹甚至从此断了联系。若论这段情义有多深厚,至少他们并没有为萧峰复仇,而萧峰的另一位兄弟,却在他死后依然不曾忘记他。 一、天龙三兄弟原著中,段誉是最初的主角,故事是从他的视角展开的。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萧峰逐渐成为故事的核心人物。段誉和虚竹虽然时常出场,但多半是作为萧峰的助力,三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在少室山结义时得到了体现。那时,三人当着天下群雄的面结为兄弟,萧峰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魄,段誉和虚竹不顾世人眼光,愿意与萧峰这样一个“大恶人”结为兄弟,足见他们的豪气与真性情。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三人的关系也渐渐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比如,萧峰的父亲萧远山与虚竹的父亲玄慈之间有着血海深仇,若不是当年玄慈轻信慕容博,带着中原高手围攻萧远山一家,萧峰也许不会沦为汉人手中的棋子,而他也不会受到中原群雄的围攻。这样的仇怨,让萧峰怎能视若无睹?他和虚竹之间的情谊必然受到影响。再比如,萧峰曾有意杀害段誉的父亲段正淳,尽管阿朱代替段正淳赴死,这也难以消除大理段氏对萧峰的怨恨。可以说,他们三人能够成为兄弟,金庸故意没有让角色之间的情感变化过多展开,否则这段关系可能早就破裂。 二、树倒猢狲散你可能会问,段誉和虚竹在萧峰在世时,看似虚情假意,为什么在萧峰死后还会去救他?其实,段誉和虚竹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结拜,言出必行。无论父辈之间有什么仇怨,他们已经是萧峰的兄弟了,兄弟情深,是不容轻易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