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角风波里的倔强灵魂
2012年,贾樟柯筹备电影天注定时,20岁的李梦走进试镜现场。当制片人直言片中包含裸露镜头时,这个湖南姑娘毫不犹豫地点头:“贾导的戏,不需要犹豫。”面对“是否为了艺术”的追问,她笑得坦率:“为了拿奖。”这份直白让她成为首位踏上戛纳红毯的90后华语女演员,却也因影片国内停映,让围绕她的争议悄然滋长。
一、从深圳少女到“消失的白灵”
1992年生于长沙的李梦,襁褓中便随父母移居深圳。在建材生意的烟火气里长大的她,初中时迷上乱世佳人,将费雯丽的海报贴满卧室墙壁。父母只当是小女孩的追星梦,却不知她已种下表演的执念。2008年,深圳实验中学高二的她瞒着家人报考北电,面试时穿着褪色校服,用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宣言:“我想红,红得发紫。”考场哄笑中,她以全国专业最后一名入围,却用三个月狂补文化课拿下榜首,17岁独自北上。
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出现在2010年。机场偶遇的白鹿原副导演,让她历经三轮试镜拿下“白灵”一角。18岁的她在剧组扎根八个月,杀青时导演王全安预言她是“未来十年最灵的面孔”。然而成片里,她的戏份被删减殆尽,官方解释“时长原因”,坊间却流传她擅自改词、耍大牌的传闻。深夜的后海,醉醺醺的她给制片人发去短信:“你们会后悔的——白灵只有我能演。”
二、戛纳光环与“难搞”标签
天注定的裸戏镜头里,李梦从桥上一跃而下的长镜头成为戛纳话题,但国内撤档让这份荣耀成了“空中楼阁”。随后在血滴子火线三兄弟中的惊鸿一瞥,被媒体嘲讽为“最水戛纳影星”。贾樟柯对迷茫的她留下深意:“这是你欠中国电影的成人礼。”
争议在隐秘的角落片场爆发。因道具橘子大小不符角色心理,她当场争执:“王瑶要挑最大的掩饰心虚!”导演以“观众看不出”劝说,她却坚持:“观众看不到,但我必须演到。”热搜上的“李梦难搞”愈演愈烈,直到老腔发布会上她迟到两小时、化妆中途离场,制片人怒斥“你永远红不了”后换角重拍。她在抖音烧毁剧本的视频配文“角色死了,演员活着”,百万点赞与十万骂声同时涌来。
三、偏执者的重生
演员请就位中,张纪中直言不讳追问换角风波,李成儒的“剧组不会轻易换人”更将质疑推向顶点。她首次承认“性格缺陷”,却用墨雨云间的疯批公主角色逆转口碑——B站百万播放的鬼畜剪辑里,弹幕刷屏“原来‘作精’也能封神”。杀青时她定制奶茶杯套,上面印着:“请原谅我的苛刻,那是对角色的私情。”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她细数职业生涯的“3次删减、2次换角、1次停映”,却笑得释然:“但也被看见了啊。”现在的微博简介里,她将争议化为勋章:“感谢互联网,让性格缺陷能变现。”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在这个追求圆滑的行业里,她的棱角反而成了穿透屏幕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