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说《天龙八部》留下的最大遗憾,恐怕就是“虚竹的故事没有续写”。毕竟,萧峰和段誉的故事都已清楚地讲述完毕,而虚竹的结局却模糊不清。
萧峰在平定了宋辽纷争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失去了爱人、父母和身份的真相,他对这个世界已无任何留恋。萧峰自杀的决定,虽然令人痛惜,却也符合他的性格。段誉则在当了四十年皇帝后,选择了出家,这一情节在新版《天龙八部》中得到了详细交代。
然而,虚竹的去向却没有明确交代。从后来的武林历史来看,灵鹫宫和逍遥派已经消失,似乎暗示着虚竹早已死去,且死得极为突然。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或许,从虚竹儿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一、灵鹫宫主的去世
金庸在《天龙八部》原著中曾强调,这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作品。他曾写道:“本书叙事,多有虚妄想像、夸张之处,盖以‘天龙八部’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的确,《天龙八部》中有许多超出了传统武侠小说的设定,例如天山童姥的“不老长春功”、段誉借助北冥神功吸取他人内力等,这些都带有强烈的魔幻色彩,因此有不少人将逍遥派视为修仙门派。
然而,正因为如此,作为逍遥派掌门兼灵鹫宫宫主的虚竹,似乎不该英年早逝。尤其是考虑到他拥有逍遥三老的内力,这些内力足以让他活到百岁。天山童姥曾说过,一个内力深厚的人,只要不主动散功,几乎不会死去。无崖子的例子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虚竹怎么可能活不到百岁?甚至,如果他能活到《射雕》时代,似乎也并不奇怪。但在新版《射雕英雄传》中,确实提到了虚竹的事迹。例如,在原著第十二回中提到:“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然而,尽管提到了虚竹传授丐帮神功,却未提及他继承灵鹫宫和逍遥派的事迹,这似乎表明这两大门派的传承已经断裂。
为何两个强大的门派会突然断了传承?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虚竹在未能传授接班人之前意外去世,这才导致灵鹫宫和逍遥派的传承断裂。
书中其实也为虚竹的死埋下了伏笔。扫地僧曾提到“武学障”,这暗示虚竹很可能在研究灵鹫宫后殿石窟的武功时走火入魔,最终身亡。毕竟此时的他已经远离佛门,内心充满戾气,这种情绪可能导致了他的突然暴毙。
如果虚竹是突然死去的,那么他儿子的故事也就能解释得通。
二、虚竹之子
新版《天龙八部》中提到,段誉的儿子名叫段正兴,他后来成为了“南帝”段智兴的父亲。事实上,段誉可能有多个孩子,金庸未明确提到其他孩子的名字。毕竟段誉风流成性,儿孙满堂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虚竹同样也是个风流人物。记得他曾与梦姑在冰窖中缠绵,那个时候虚竹刚刚接触到男女之事,尚未完全断绝与佛门的关系。后来他成为了灵鹫宫宫主,行事也更加肆无忌惮。娶了梦姑后,虚竹便可以堂堂正正地育有子嗣,留下后人。
虽然书中没有明确提及虚竹与梦姑是否有孩子,但在后来的《天龙八部》时代,确实有一位高手的身世与虚竹非常相似。这位人物的真实身份一直未揭晓,但他的一生事迹和他所取的名字让人不禁联想到虚竹的后代——他就是“剑魔”独孤求败。
三、败尽群雄
为何说“剑魔”独孤求败是虚竹的儿子呢?
独孤求败并非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字。金庸曾在北大讲座中提到:“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他一生从未输过,于是他改名叫‘求败’,希望能找到一个败敌,然而他却始终没败过。”
当金庸第一次在《神雕侠侣》中提到独孤求败时,许多读者感到很突兀。毕竟,双雕时代本是五绝的时代,而金庸却在此时提出了一个比五绝还要强大的人物,似乎有些不合逻辑。但金庸并未说明独孤求败与五绝有任何交集,实际上,他们属于不同的武侠流派。而杨过曾说过,独孤求败可能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也就是《天龙八部》之后的武林高手。那么,那个时代,究竟有谁能创造出能击破天下武功的剑法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独孤求败是灵鹫宫的传人。天山童姥所用的“天山折梅手”被称为能破解天下武功,而这一招与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独孤求败是虚竹的儿子,那么他有可能通过这个关系接触到灵鹫宫后殿石窟中的武功秘籍。
如果独孤求败真是虚竹的儿子,那么他为什么没有挑战段誉和虚竹呢?毕竟,段誉和虚竹在宋辽大战中的表现令世人惊叹,他们的壮举早已传遍江湖。一个武痴,若是想要挑战天下英雄,绝不会错过这两位高手。但如果他真是虚竹的儿子,那么父亲早已死去,他也就没有理由挑战自己父亲的“兄弟”了。
金庸的小说总是如此精彩,哪怕是一些看似难以理解的情节,通过细节的推敲,最终也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正是《天龙八部》吸引人之处,令人忍不住反复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