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你好,李焕英》票房:54.13亿。贾玲的表演虽然真诚,却有些过头,未能让我真正入戏。虽然妈妈的伟大是显而易见的,但那是贾玲的妈妈,并非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原本以为电影的最后二十分钟会触动人心,结果却是强行煽情。相比之下,沈腾的一些场景倒是稍显幽默。整体而言,似乎缺少一个明确的主线,结局的反转到底算不算深刻也值得商榷。而贾玲的演技,与张小斐相比,明显略逊一筹。
2、《满江红》票房:45.44亿。演员的“神秘感”似乎成了缺失的要素,张译、岳云鹏、郭京飞、雷佳音和沈腾等人集结,场面倒是热闹,但几乎让人无法入戏。费尽心思,牺牲了那么多角色,最终的目标居然只是揭示岳飞临终的遗言,而这竟然只是《满江红》这首词。情节吊足了胃口,结果却是这般失望,尽管场面宏大,其他方面也尚可,但这点我实在难以接受。
3、《唐人街探案3》票房:45.23亿。电影充斥着太多老套的笑料,角色们不断换装、开豪车、撒钱,黑帮梗层出不穷,反而暴露了故事和推理的漏洞。即使拥有一众明星阵容,影片的质量仍未能得到挽救。开场就能猜出凶手,这样的推理还能称为推理吗?陈思诚自然不会反思这些问题,他的风格毫无意外地延续到了《唐探1900》。
4、《孤注一掷》票房:38.51亿。影片不乏亮点,但金晨、王传君和孙阳等人物的动机设定没能充分交代清楚。有些简单的逻辑为何不直接讲明?尽管片中反诈宣传浓重,整体观感依旧不错,但细细一想,许多刻意的尴尬感却让人难以忽视。这部影片试图模仿《药神》,可惜整体质量依然差距明显。
5、《唐探1900》票房:36.12亿。影片尝试融入历史、悬疑、喜剧、爱情等多个元素,但却出现了杂乱无章的问题。喜剧和历史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轻松幽默的情节与严肃的民族情感、苦涩的历史相互交织,导致叙事缺乏流畅性。影片过度膨胀的历史书写,破坏了案件推理的逻辑性,使得最核心的部分显得不够有说服力。
6、《消失的她》票房:35.24亿。悬疑部分虽有营造,但剧本和情节却过于陈旧,人物形象单一,且刻板印象极重。尤其是最后一幕,男主看到女主怀孕后突然良心发现,似乎在传递只有孩子才能证明女性的爱与价值。这种女性主义的表达方式,实则只是迎合观众,毫无深度,显得不攻自破。
7、《热辣滚烫》票房:34.17亿。第二次被贾玲的作品“骗”入影院,剧情平庸、俗套,却被包装成励志电影。这类题材已经泛滥成灾,但贾玲在这部电影中的导演能力暴露无遗,演技也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女性主角的角色。依赖现实变化来增强戏剧效果的做法,令人质疑这部电影的创作意图。
8、《抓娃娃》票房:33.27亿。这部电影呈现了一种“中国版的楚门的世界”的感觉。作为一部真正的中式恐怖片,它通过孩子的视角将情节呈现出来。看起来有些滑稽,然而影厅中的笑声反而让我感到更加不安。影片以沉重的讽刺开篇,却最终被轻描淡写地处理,令人感到莫名的空虚和失望。
9、《独行月球》票房:31.03亿。尽管沈腾的表演值得一看,但电影本身的问题与他无关。作为一部喜剧片,影片过度贴近现实社会,有些不应当成为笑点的内容却被用作笑料,反而削弱了观影的愉悦感。原著漫画的故事明明很精彩,但导演似乎不愿忠实于漫画的设定,反而进行了一些过多的修改,最终导致影片效果不如预期。
10、《731》票房:19.09亿(上映中)。相比经典的《黑太阳731》,这部电影虽然试图展现历史的残酷,却在呈现手段上有所妥协。对残忍情节的呈现有所削弱,而某些场景则显得过于美化,甚至通过慢动作来渲染气氛。剧情的逻辑堪称鬼才,历史的处理方式更是让人失望。这种极其粗糙的处理,完全让人怀疑自己的观影选择,尤其是进入影院时的那种迷茫与愤怒,简直让人后悔未先查看评论。
这些所谓的“高票房”影片,明明质量平平,却大赚特赚,成为了电影界的巨大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