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悬一生》中的倪向东,最初的确对吴细妹有过一丝好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她的厌恶逐渐加深。无论她如何表现,倪向东的情感已不再回转。吴细妹虽察觉到倪向东的冷淡,依然不愿放弃,坚信只要不断劝说,倪向东终将回心转意。她甚至在自己无力改变局势时,求助于曹小军劝解。这一切最终演变成了三人激烈的争斗,言辞刻薄,拳脚相加。吴细妹对倪向东的情感,深沉到带有暴力的程度,直到误以为倪向东已死,才停止了这种极端的行为。
在《命悬一生》这部作品的核心主题中,吴细妹的角色可与田宝珍进行对比。田宝珍代表了一种理性、独立的女性形象,而吴细妹若能具备清晰的思维、明确的目标,并且勇敢摆脱依赖她人的局面,她也许可以成为田宝珍那样的成功女性。然而,现实却无情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无论从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人格的塑造,吴细妹与田宝珍的成长轨迹显然截然不同。
首先,原生家庭的差异让两人的起点大相径庭。吴细妹从小便失去了父亲,母亲亦将她抛弃,16岁时,她被舅舅卖给了一名年长的二婚男子,成为了婚姻交易的牺牲品。而田宝珍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直到50岁,母亲才因过度劳累去世。田宝珍的成长环境相对幸福,她并未像吴细妹那样饱受家庭缺失之苦。
两人虽然都生活在底层,但吴细妹的命运显然更为坎坷。即便田宝珍没有与徐庆利私奔,她的人生也会比吴细妹来得顺遂,至少她的家庭为她选择的婚配对象,比吴细妹的命运要优越得多。而吴细妹则是在困境中被迫逃脱,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她杀害了郭阿弟,纵火烧毁舅舅家的房子,几乎没有了退路。而田宝珍则拥有选择的余地,她有娘家作为后盾,能够选择更为理智的方式摆脱困境。
这两人的性格、认知、格局的差异也十分显著。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镜像”角色有晴雯、柳五儿和妙玉等,她们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诸如性格、外貌、才华或身体状况等。然而,吴细妹与田宝珍之间却没有任何显著的相似之处,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她们来自同一个村子。但即使是同一个村的人,其命运也未必相同,正如80年代的农村女性,虽然许多人都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工作,但她们的命运各自不同。
吴细妹的忍耐源自于她从小受教于祖母和舅妈的“要听话”教诲,而这一观念并未能帮助她应对生活中的困境。事实上,越是听话的女孩,有时命运越会悲惨。而田宝珍的忍耐则源于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历的追求,这些才是她能够自立自强的“护身符”。
吴细妹和田宝珍对于身边的男性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面对阿威,吴细妹心生抗拒,产生了报复心理。而若是田宝珍处在类似境地,她的做法完全不同。田宝珍不会像吴细妹那样冲动,去杀死郭阿弟。她会更加理性地思考,她知道郭阿弟虽然粗暴,却能给她带来安定的生活。田宝珍可能会与阿威展开“造人”计划,甚至设法挑拨阿威与郭阿弟的关系,利用这种局势来谋取更大的利益。
从田宝珍的经历来看,她并不会像吴细妹那样,对倪向东死缠烂打。若是田宝珍,她更可能会鼓励曹小军离开倪向东,自己选择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田宝珍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像徐庆利那样诚实守本分的男人,何况是倪向东这样的烂泥扶不上墙的混混。
吴细妹在倪向东身上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情感早已消散,爱与关心全无,前途也已断绝。尽管如此,她依然对倪向东抱有强烈的执念,这反映出她在性格、认知、格局方面的巨大缺陷。与田宝珍相比,吴细妹不仅在智慧和独立性上有着极大的差距,甚至连基本的自我认知也明显不足。吴细妹无法分辨哪些男人适合与她共度一生,哪些只是对她一时的玩弄。
因此,吴细妹与田宝珍的对比,揭示了两位女性命运、性格、认知等方面的深刻差异。田宝珍根本不是吴细妹的“镜像”,而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
)
)
)
)
)
)


)
)
(珍珠疹用红霉素软膏的后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