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估计!《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这样拍,评分能上9.0,票房30亿(保守估计是指最长时间还是最短时间) 99xcs.com

谁也没料到,《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居然这么惨,国庆档直接垫底到第七名。

可偏偏这部电影评分高达7.5,是国庆档里最高的,而且三国这么大的IP,观众却这么少,你说奇不奇怪?

那怎么才能让这样的电影卖座呢?其实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照着《三国演义》拍就对了。

你想想,《三国志》这种正史,有几个人真会去啃?而《三国演义》本来就是民间话本,流传几百年,被说了成千上万遍,老百姓爱听什么就怎么编。这样的故事拍成电影,谁能不爱看?

说白了,从群众喜好来看,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捧红了三国历史,而不是三国历史成就了《三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比三国更乱的时代多了去了,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怎么没见它们火?英雄扎堆的春秋战国,怎么没成顶流?更聚焦的楚汉争霸,怎么也没三国出圈?

话说回来,就算大家最爱看的朝代还是三国,可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的加持,热度绝对一落千丈。

电影是艺术,艺术不能照搬历史,得“源于历史,高于历史”——《三国演义》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当然,也不是说要完全照搬《三国演义》,有些内容得符合现代价值观,封建迷信的部分该删就删。

也不是不能抛开《三国演义》另写剧本,但你要编一个超越“四大名著”的故事?那难度,不亚于硬挤进“四大发明”的队伍。

所以,《三国的星空第二部》想成功,该怎么拍,答案已经摆在眼前。

这样拍出来的电影,只要资源给到位,评分冲上9.0、票房破个30亿,很难吗?

第一部彩蛋已经透露,第二部要拍赤壁之战。那赤壁之战,到底要不要保留下面这些情节?

你说历史上诸葛亮没有“舌战群儒”,没有“草船借箭”,没有“智激周瑜”,也没有“借东风”——那就全删了?

你说历史上没有“蒋干盗书”,没有“群英会”,赵云没单骑救阿斗,张飞没吓退曹兵,也没“铜雀春深锁二乔”——那也都别拍了?

你说历史上没有蔡瑁张允中反间计,没有黄盖苦肉计,没有庞统连环计,也没有华容道关羽放曹操——那统统不要?

……

要是这些虚构情节一个都不打算拍,那我劝《三国的星空第二部》干脆别拍了。

非要拍也行,直接拍成纪录片吧,别叫电影了。

可能有人不服:我不按史实,也不按《三国演义》,我就要自己编一个剧情,超越所有虚构桥段!

有志气!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赶紧给这位人才备着,别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