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懂梅根脑子里到底在演哪一出,说真的,她该不会完全没带大脑出门吧?哪个正经顾问会给她出这种馊主意啊?她这一波操作简直是把“没心没肺”写在脸上,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抛到脑后了。戴安娜的离世是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在哈里心里刻下了抹不去的伤痕,我实在想不通,她怎么会觉得这样“放飞自我”是合适的?
10月5日,刚结束巴黎时装周行程的梅根,迫不及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段视频。画面里她坐在车内,整个人嗨到不行——脚直接翘上座椅,举着手机对着窗外法国风景一顿狂拍,嘚瑟得仿佛整条街都是她的秀场。
可当网友放大画面、看清她拍摄的所在地,全网瞬间炸锅:她镜头对准的,正是塞纳河畔的景色,旁边矗立着巴黎地标亚历山大三世桥与荣军院桥——而桥下那条隧道,不是别处,正是1997年戴安娜香消玉殒的阿尔玛隧道!
这得是多没心没肺才能干出来的事?简直是把轻浮写在脸上,还带着点挑衅的意味。梅根当时满脑子只有“晒风景、秀风情”,难道对丈夫家族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连一丁点印象都不剩了吗?
她大概也没料到翻车来得如此迅猛:上一秒还在凹“法式风情贵妇”人设,下一秒直接捅了舆论马蜂窝,而且这一脚,是结结实实踩在了哈里的伤口上。
眼看情势不妙,梅根团队火速启动危机公关,搬出“她根本没想到这茬”来洗白,反咬媒体故意借题发挥:“他们用最牵强、最离谱的方式,硬把一条INS动态和哈里母亲的悲剧扯上关系——真正麻木不仁的,是这些恶意联想的人。”
“麻木不仁”?这词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简直讽刺到极致。说梅根不知道那是戴安娜逝世的隧道,谁信啊?她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是“戴安娜的忠实粉丝”“婆婆的暖心儿媳”吗?
用着戴安娜留下的珠宝、人脉,甚至穿过的旧衣,打造个人品牌疯狂捞金——需要立人设时戴安娜是“亲爱的婆婆”,一到炫耀时刻,就连婆婆怎么走的都忘得一干二净?
就算她真不记得戴安娜在哪儿去世、对她的事漠不关心,那哈里呢?她连自己丈夫的感受都不在乎了吗?对他生命中最沉痛的经历也一无所知?
2007年,在母亲逝世十周年后,哈里借赴法参赛的机会,鼓起全部勇气重走了阿尔玛桥隧道。同行的司机深知那段路对王子的意义,担心他情绪崩溃,一度拒绝带他去。
但哈里坚持要去——他想体会母亲最后一刻的感受:“我要以每小时65英里的速度,完整走一遍那条隧道。”语气看似平静,背后却是汹涌的痛楚。那是他母亲生命最后时刻的速度,是奔赴死亡的速度。
那次重走对哈里而言是一场成人礼:12岁失去母亲,他始终在心理上难以真正独立。而那一程,是他对母亲的无声告白:我长大了,我来看看你离开的地方。
隧道之行表面平静,却在哈里心中烙下永恒的印记:“那天晚上,多年的疑问画上了句号。我似乎找到了苦苦追寻的答案,却再也走不出它投下的阴影。”
这就是阿尔玛隧道对哈里的意义——他不仅在媒体前坦言,对哥哥倾诉,更写进了自传。作为妻子的梅根,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可能完全不理解?
不仅王室专家看不下去,英国各大媒体也集体开火,齐声批评梅根的行为:除了暴露极致的自我中心,更是对丈夫的二次伤害、对婆婆戴安娜的大不敬。
这大概就是网友常说的“无知者无畏”吧?梅根这些年费尽心思洗白形象、重塑人设,拼命想打造温暖优雅的公众形象,试图在舆论场重新站稳脚跟。
结果呢?人一旦“无知”起来真是拦不住——情绪上头时根本不过脑子,还总是一脚踩进雷区,引发灾难性翻车。
目前王室尚未对梅根此举表态,仅有专家公开表示“无法理解”。至于哈里怎么想?恐怕他永远也不会说出口。他一直坚信梅根是世界上最懂他的人,可现在看,他的悲喜对梅根而言似乎无足轻重。意识到这一点后,那位曾经为爱不顾一切的王子,此刻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坐在车里都能把脚翘上天——这样的梅根实在和“优雅”扯不上关系。她苦心经营的那套网络形象,还是省省吧:“看来在加州宅久了,梅根是有点精神错乱了,正常人谁干得出这种荒唐事?”
其实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她这次法国之行不仅路过阿尔玛隧道,还下榻雅典娜广场酒店——距离戴安娜生前最后的住所丽兹酒店,仅仅两英里。
这意味着梅根这一路,几乎重走了戴安娜人生最后的轨迹。如果连这她都要说“完全不知情”,那恐怕,真的很难不让人怀疑她的动机了。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