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岁的周华健和67岁的于荣光,近日在昆明一家小烧烤店被拍到,俩人脸颊泛红,头发却黑得像反光镜一样,仿佛用了同款染发剂。网友们纷纷酸笑:“我才30岁,熬夜加班,白发比他们还多。”
别急着羡慕他们的青春容颜,头发可以染,皱纹可以修图,但真正难以复制的,是那种“喝嗨了依旧像年轻人”的自在与松弛感。周华健刚刚在拓东体育场演唱了三场,嗓子几乎冒烟,但还是连夜出发,聚集朋友;而于荣光白天在曲靖拍网大,晚上却开着车飞速赶回昆明,只为应朋友一声“来嘛,老酱牛肉新腌的”。要是换作普通人,可能连下班坐地铁都嫌远。
他们桌上没有茅台,只有本地的包谷酒,价格仅26元一斤。老板与于荣光熟识,特地送上了两盘烤豆腐。周华健把《朋友》唱得跑调,于荣光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拍桌子,筷子飞出去,直接插进了花盆。他们俩击掌的场面,就像宿舍里熄灯前抢泡面的场景一样,轻松愉快。有人翻出了他们1993年的旧事——当时于荣光正在香港拍《给爸爸的信》,拍摄结束后常去红磡附近的一家小酒吧,而周华健则是那家酒吧的隐形驻唱歌手。周华健粤语发音不标准,依赖啤酒打气,两个人渐渐成了“酒肉兄弟”。后来,周华健回台湾攻金曲,于荣光回北京做导演,微信名也没改,从此失联了二十年。直到去年,音乐平台举办了一场“老炮夜”,俩人在后台走廊撞见,几乎同时开口:“你头发咋还这么黑?”
昆明的这顿酒,弥补了30年的空白。周华健透露,他在巡演时排歌单时总会先问于荣光:“哪首歌能让你抡得动拳头?”于荣光立刻点名《难念的经》,他说自己拍武侠片时,常靠这首歌提神,“鼓点一响,威亚都变得轻松”。周华健现场把副歌升了半个Key,笑称:“让62岁的老和尚蹦迪。”
最让人感动的,是散场后的细节:于荣光率先起身,去路边找了一辆共享电驴,头盔扣得紧紧的;而周华健则把外套卷成枕头,扔给助理,自己蹦着去赶午夜的练声。网友们拍到的最后一幕,两人隔着马路大声对喊:“回见!”“少年见!”没有豪车送行,没有保镖护航,只有路灯下那一地的啤酒泡,闪得像碎银一样。
所以说,别再为那些假发和滤镜焦虑了。能把人“熬”成大叔的,从来不是岁月,而是那些“改天吧”“下次聚”的拖延。看看人家,64、67岁还能凌晨骑电驴,而你30岁不到就喊“累成狗”?先把自己叫出去,喝点酒,唱歌,哪怕唱跑调,再说白发的事儿。
)
(高潮丸对身体有害吗?))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