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知道是否贫血,血常规是重要参考。其中有几个指标很关键。血红蛋白是评估贫血的重要依据;红细胞计数可了解红细胞总体数量;还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有助于进一步分析贫血状况。指标异常需留意。
血红蛋白浓度
重要性: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浓度是诊断贫血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人体通过血红蛋白将肺部吸入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把组织和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回肺部排出体外。如果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就意味着氧气的运输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会因缺氧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范围是120-160g/L,成年女性是110-150g/L。孕妇由于生理原因,血红蛋白浓度可能会相对较低,但一般不应低于100g/L。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时,就提示可能存在贫血情况。例如,轻度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可能在90-正常下限之间;中度贫血为60-90g/L;重度贫血是30-60g/L;极重度贫血则低于30g/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可见于多种情况。常见的是营养不良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原料缺乏,从而使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巨幼细胞贫血则是因为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影响了红细胞的正常发育和血红蛋白的合成。此外,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血红蛋白生成减少或破坏增加,引起贫血。
红细胞计数
作用: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计数反映了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是相关的,因为每个红细胞内都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辅助判断贫血的情况。
正常范围: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4.0-5.5)×10??/L,成年女性是(3.5-5.0)×10??/L。如果红细胞计数低于这个范围,结合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更支持贫血的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红细胞计数正常并不一定意味着没有贫血,因为红细胞的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能存在异常。
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减少除了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外,还可能与一些其他因素有关。例如,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无法正常生成足够的红细胞,导致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也可能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另外,失血、溶血等情况也会使红细胞数量减少。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概念: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则是指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这三个指标相互关联,共同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范围: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正常范围是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27-34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320-360g/L。
临床意义: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组合,可以将贫血分为不同类型。大细胞性贫血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也降低,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时,这三个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对于判断贫血至关重要。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了氧气运输能力;红细胞计数辅助判断红细胞数量情况;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相关参数则有助于明确贫血的类型。当这些指标中的数值低于正常范围时,都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贫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贫血对身体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