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得知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很多人会担忧。其实是否治疗要综合判断。要考虑自身症状,像有无胃痛、胃胀等;还要看有无高危因素。一般有症状或高危因素建议治疗,无症状可定期观察。接下来为你深入分析。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定义: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它呈螺旋状或S形、弧形,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接吻、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等都可能感染。
危害:幽门螺旋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它会损伤胃黏膜,引发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感染还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它还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查出阳性后的做法
进一步检查:当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后,需要进一步评估病情。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内部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胃炎、溃疡等病变,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此外,还可能进行尿素呼气试验等检查,以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程度。
评估症状和高危因素:要关注自己是否有相关症状,如胃痛、胃胀、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等。如果有明显的症状,说明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已经对胃部造成了一定的损害,需要积极治疗。同时,要考虑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如胃癌家族史、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有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进行治疗,以降低患胃癌等疾病的风险。
是否一定要治疗
建议治疗的情况:如果有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症状,或者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疗程通常为10-14天。
可暂不治疗的情况:对于没有任何症状,且不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治疗。因为即使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也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发展成严重的疾病。但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观察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以及胃部的健康状况。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等,以防止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和病情的进展。
治疗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因为不规范的用药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还可能使幽门螺旋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整: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适。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防止再次感染:治疗后要注意预防再次感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公筷、分餐制等。避免接触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家庭成员中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建议同时进行治疗,以减少相互传染的机会。
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后,不要过于惊慌。首先要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危害等。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根据自身的症状和高危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对于有症状或高危因素的患者,通常建议积极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饮食调整和防止再次感染。而对于无症状且无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选择暂不治疗,但要定期复查。通过科学的处理和预防措施,能够更好地应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保护胃部健康。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