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称,目前国家医保药品总数量已达3159种,涵盖大多数临床所需药品,特别是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国家医保局指出,公众对于基本医保存在一些误区。
有一种观点认为“药监局批准的药品超过15万个,但医保目录只纳入了3159种,医保目录药品仅占2%”。这种说法是基于不同统计口径的数据进行简单比较,忽略了统计方法的不同。国家医保目录按照药品活性成分统计,即一种药物无论剂型、厂家如何,只要活性成分相同,就视为同一种药。例如,“阿莫西林”在医保目录中被视为1种药品,而市场上可能有多个厂家生产不同剂型的产品。按照这种统计方式,医保目录内共有3159种药品。
另一种统计方法是按照药品批准文号统计,即每种具体药品上市许可的“批准文号”数量。以“阿莫西林”为例,不同剂型、规格和厂家生产的药品会有不同的批准文号,按此统计,仅胶囊这一种剂型至少会有4个药品。截至2024年底,我国境内生产药品批准文号超过15万件,其中有销售记录的药品有11万余件。如果将医保目录内3159种药品的批准文号进行换算统计,则医保目录内药品的批准文号超过7万件,大约相当于全国市场有销售记录药品的63%。
关于进口药是否能报销的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医保报销不区分生产厂家,只要在医保目录内就能报销。例如,“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治疗癌症的药品,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生产的,医保都能报销。同样,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甲双胍,无论是美国施贵宝公司还是华北制药生产的,医保也都能报销。
还有人认为“医保只报销便宜的老药,新上市的药品医保不能报销”,这也是错误的。国家医保局通过每年的医保目录谈判,将许多新药、好药及时纳入报销范围,特别是很多抗癌新药获批不到1年就被纳入目录。例如,近几年国际上热门的免疫治疗(PD-1)类药物,医保目录中已有6款。此外,国产新药“依沃西单抗”于2024年5月获批上市,并在同年被纳入医保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