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旅游”成假日经济“新图景” 宝藏小城迎来“泼天富贵” 99xcs.com

今年国庆假期,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其中广西靖西、广东普宁、内蒙古额尔古纳、云南腾冲、安徽泾县等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社交平台上“反向旅游”的热度持续升温,年轻人开始关注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城、县域、村落,甚至境外冷门目的地。

不少网友已经开始讨论明年的元旦假期,计划新一轮的“奔县游”“小城游”。汪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以后会优先选择冷门但优质的旅行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她和家人前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体验了徽州鱼灯的灵动、白墙灰瓦的静谧以及街巷深处的民俗烟火,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治愈感。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全国超过30个区县级目的地的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100%;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多家旅行平台的数据都印证了“反向旅游”的强劲势头,这场追寻松弛感的出行风潮悄然改变着假期的打开方式。

国庆中秋假期,更多宝藏小城走进公众视野。携程数据显示,湖北恩施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山西运城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7%,景德镇整体旅游订单量也同比增长近40%。年轻的都市人在小城追寻诗意,深圳00后游客林女士奔赴新疆乌恰县追逐神州最后一缕落日的浪漫。根据美团旅行数据,今年国庆假期,乌恰县所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旅增速达114%。

在90后姑娘小王看来,“消费友好”增加了小城的吸引力。她认为,小城市不仅人流适中、出行从容,节日期间酒店、餐饮等价格浮动相对平稳。这个假期她自驾去了湖北荆州和河南安阳,灯光秀、无人机表演、沉浸剧等夜游活动让她流连忘返。京东调研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提到,小城的“高性价比”精准踩中需求,对于“十一”假期小城旅行的预算规划,“2001-5000元”是主流选择,大部分小城游客注重“性价比与体验的平衡”。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赶行程、拒绝疲惫感,转而拥抱低能耗、高情绪价值的出行体验。携程研究院指出,从热门到小众,从观光到沉浸,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越来越清晰地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这一价值认同。小城的最大魅力在于游客的真实反馈,京东调研指出,超八成用户对小城旅行给出正面评价,64.7%的人表示“符合心理预期,值得推荐”,23.7%的人直言“超惊喜,比预期好太多,可能会再去”。

错峰出行不仅提升了旅行体验,也为消费者节省了可观的出行成本。例如,经携程测算,9月27日至10月12日,国内多地酒店花费可省20%;10月3日至4日,国内机票单程均价较前两日便宜超30%。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超三成上班族选择拼假错峰。江先生是一名旅行博主,他在小红书上发布的“打工人拼假方案”帖子点赞量已经突破5000次,今年“十一”拼出12天假期的他避开热门航线,转而深入欧洲的小众城市,开启了一场错峰出境游。

“反向旅游”不仅指向远方,也唤醒了人们对“家门口”的重新发现。例如,从上海出发,高铁两小时内即可到达的江苏东台、江苏宜兴、浙江海宁等地,吸引周边短途游客逛吃古镇,享天然氧吧,观潮起潮落。在深圳工作的沈先生今年国庆没出远门,而是跟着社交平台的推荐,解锁了一家本地攀岩机构,感受到城市的美好。

“反向旅游”爱好者付先生亲历了一次“理想照进现实”的落差。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他和朋友前往某村落景区游览,却因突降大雪遭遇“囧途”。由于当地只有一条进出道路,缺乏及时的除雪作业和交通疏导,他们在驶离村落的路上被堵近22个小时,加上缺乏基本的应急补给点和临时厕所,简直身心俱疲。小众目的地的发展必须跳出短期“蹭热度”的思维,着眼于大众旅游市场的长期趋势,扎实打好基础设施等“基本功”,同时主动借力周边大城市的“外溢效应”,通过差异化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