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地用户反映在骑行共享单车时遭遇车辆突然自动关锁急停,导致摔倒受伤。上海的洪女士在今年7月的一次骑行中,转弯过红绿灯时,单车突然卡住,她连人带车重重摔倒,手臂和膝盖不同程度擦伤。事后她向平台申诉,客服表示抱歉并向她的账户充值50元作为补偿,但否认了车辆自动落锁的情况。
尽管平台拒绝承认洪女士的遭遇,但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共享单车自动关锁”关键词,发现北京、广东等地也有类似情况发生,涉及多个共享单车平台。用户普遍反映在等红绿灯或上坡时,车辆自动锁车或车轮抱死,导致不同程度受伤。
部分涉事平台回应称,经技术团队排查未发现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情况,推测事故原因可能是用户误触还车按钮或未扫码直接骑行他人未落锁的车辆。记者实测发现,在正常骑行场景中,点击还车按钮会弹出提示,无法完成锁车操作。只有当车辆完全静止才能完成锁车。业内人士表示,只要车辆在动,不管是后台操作还是手机误操作,都无法还车。
平台还推测,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他人未落锁的车辆,前一用户后续关锁可能导致车辆突然锁死。目前常见的共享单车车型都搭载有“远程落锁”功能,用户结束骑行若忘记还车,可通过手机操作实现“远程还车”。但这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例如超出区域提醒、断助力等。系统判断车辆在一小时内原地不动才会触发远程关锁指令。
调查过程中发现,共享单车骑行途中自动锁车的原因可能与平台超量投放有关。为抢占市场和扩大用户流量,一些平台违规大量投放车辆,存在“一码多车”的乱象,可能引发系统误判,触发远程关锁。武汉市城管部门近期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多个平台为规避监管,存在超量投放现象,导致“一码多车”,这不仅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和乱停乱放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作为骑行服务提供方,共享单车平台有义务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若因自动落锁问题未能保障用户人身安全,则须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然而,某共享单车平台的《租赁服务协议》中提到,平台并不实时保证所有车辆均处于无故障状态。专家表示,平台在协议里单方面排除自身责任对用户不公平,用户在骑行中如遭遇意外导致受伤时,应保留现场证据并及时向平台反馈投诉及报警维权。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共享单车平台的监管,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消除公众安全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