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于10月21日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第104任首相。尽管在大选前夕她已基本锁定胜局,但拜相之路充满挑战。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破裂后,高市早苗面临在野党的联合狙击。直至20日,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签署联合执政协议,高市才得以险胜。
高市早苗主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这一消息触发了“高市交易”,表现为日元贬值、股市上涨。21日,日经225指数创历史新高,而日元兑美元汇率则继续下跌。高市早苗当选后将面临诸多考验,包括如何应对自民党内根基脆弱、国会席位不足、经济复苏乏力等问题以及美国关税挑战等。
高市早苗出生于普通家庭,曾在美国深造并担任电视节目主播和大学教授。她在政坛上与安倍晋三关系密切,被视为“安倍路线”的继承人。她的政纲呈现出强硬的保守右倾立场,尤其在政治和外交安全领域。在经济方面,她主张继承和强化“安倍经济学”,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并扩大对弱势群体和育儿家庭的支持。
然而,高市的政纲引发了公明党的强烈反弹,导致该党退出执政联盟。原本预期顺利的首相指名选举变得激烈。最终,自民党与维新会结盟,使高市早苗成功当选。专家认为,两党联合执政是出于政治权力和政策推进的现实考量。维新会作为在野党中的第二大党,通过结盟能够提升其政治影响力和话语权。
不过,联合执政的前景并不明朗。维新会主张禁止企业和团体的政治献金,这可能对自民党的财政运作造成冲击。此外,高市早苗的任期只有两年,若执政不顺,可能需要重新选举和谈判。她还可能解散国会,重新举行大选,进一步增加政局的不确定性。
高市早苗当选后,市场对她的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持乐观态度,日股上涨,日元贬值。然而,专家警告称,这种短期繁荣可能伴随着长期风险,如债务增加、通胀加剧和日元贬值。高市早苗需谨慎处理这些矛盾,以避免经济结构性问题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