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金价在今年屡创新高,各国央行大规模购金行动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本月金价突破4000美元大关后出现快速回落,至少一位亚洲央行官员表示,或许应考虑抛售黄金。

菲律宾央行货币委员会成员、前央行行长Benjamin Diokno认为目前该国的黄金持有量已经过高。在菲律宾央行1090亿美元的国际储备总额中,黄金占比约为13%,高于亚洲多数国家的央行。Diokno认为理想的黄金储备比例应维持在8%-12%区间。菲律宾央行是在金价处于约2000美元/盎司时开始持续增持黄金储备的。截至目前,金价已翻倍,上周曾短暂突破4380美元,随后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及投资者获利了结而回落至4000美元下方。
Diokno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疑问:“难道不该卖出吗?若金价下跌了怎么办?”这反映出各国央行内部关于是否继续增持黄金或开始获利了结的争论。2024年,菲律宾央行曾在金价暴涨前抛售部分黄金储备,引发舆论批评。现任菲律宾央行行长Eli Remolona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央行不会对黄金价格进行投机,并指出黄金是“非常糟糕的投资”,尽管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仍具对冲价值。
今年以来金价累计上涨了约52%,过去两个月涨幅达30%。过去数年金价持续攀升主要得益于央行大规模购金,尤其在西方对俄制裁后,新兴市场国家为降低美元依赖而积极增持。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年初上台后引发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美国债务忧虑也助推了金价上涨。但过去一周,金价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开始急剧下跌。许多人对此早有预料。
高盛将金价暴跌归因于投机头寸平仓和白银市场波动的溢出效应。不过该行预计,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央行和机构投资者仍将增加黄金配置,预测金价将在2026年底达到每盎司4900美元。贵金属市场老将Ed Yardeni预测2030年金价将达每盎司1万美元。凯投宏观则预测,随着黄金走向“小幅崩盘”,到2026年底金价将跌至每盎司3500美元。该研究机构认为,由于黄金在各国储备中的占比已超过20%,全球央行可能不会继续增持黄金储备。
当前处于4000美元附近的金价确实已来到一个令人“又爱又惧”的位置。之前持有的可能会想要卖,而没买的可能又有些想买。与近年来不断增持黄金储备的菲律宾央行官员表露出抛售意愿不同的是,韩国央行正在考虑十多年来首次增持黄金储备。整体来看,仅2025年上半年,就有至少23个国家和地区增持了黄金储备。截至2025年,各国央行已连续第16年净买入黄金,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长纪录。此前,各国央行分别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净买入了1080吨、1051吨和1089吨黄金。不过,随着金价来到高位,今年各国央行购买黄金的脚步虽然没有停下,但速度可能确实正在放缓。根据当前的月度数据估算,2025年全球各国央行购买黄金的年化总量或将为830吨,这一年度购金数字虽然仍处于罕见的高位,但将较之前三年有所下滑。

)
)
)
)
)

)
)
)
)
)
(如何有效改善下巴后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