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998个监控点在全域实时盯防,当巡逻队24小时穿梭于大街小巷,当无人机不定时盘旋巡查,一幅“智慧 人力”双重守护的平安画卷正在贵阳市南明区后巢乡徐徐展开。通过打造“智慧大脑”、构建立体巡逻体系、开展全域法治宣传,贵阳市南明区后巢乡正织就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平安防护网,让群众的安全感真正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走进后巢乡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重点路段车流、学校门口人流、集镇商圈动态一览无余。这套依托“雪亮工程”建设的“智慧大脑”,通过998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实现了对辖区的全天候、无死角监测。
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从凌晨街道的异常情况,到白天商铺门口的可疑行为,再到夜间夜市摊点的突发事件,这套系统都能精准捕捉。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科技的赋能让治安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自系统运行以来,盗窃类案件同比减少60%,真正成了平安建设的高效‘引擎’。”
在“智慧大脑”实时监测的同时,地面巡逻与空中巡查协同发力,构建起立体化的防护体系。每天下午两点起,由专职巡逻队、派出所民警、村级网格员和志愿者组成的联合队伍便开始穿梭在辖区各个角落。
地面巡逻队伍
这支队伍采取“车巡+步巡”“定点+流动”相结合的模式,白天排查违规摆摊和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傍晚则聚焦夜市摊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据统计,自常态化巡逻机制推行以来,后巢派出所接处警量同比下降4.7%,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受理数分别下降23.21%和45%。
空中巡查同样不缺位,每周不定时三四次,无人机都会准时升空,在河道区域排查溺水风险,同时对非法种植罂粟、违规搭建等问题进行全方位扫描,“无人机能覆盖地面巡逻不到的隐蔽角落,像河道岸边的草丛、高处的违建屋顶,都能清晰拍到,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负责无人机操作的工作人员说,2025年1月至9月,依托“地面+空中”的联动巡查,乡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总数达1293条,处置率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法治宣传教育
平安建设既需要“硬防护”,也离不开“软引导”。后巢乡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实现了“校园+社区”全覆盖。
在前进小学,“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教育,通过宣传片、真实案例剖析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递安全知识。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乡级建立了“班主任+心理教师+村(居)主任+家长”的“3+1”跟踪台账,对176名重点未成年人进行全覆盖排查,开展法治讲座6场、“法治进校园”12场,覆盖家长1800人次。
社区宣传活动
社区宣传同样丰富多彩。除了悬挂横幅、发放手册等传统方式,还创新使用小喇叭循环播报法治知识,让法律常识深入街巷楼栋。居民王阿姨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对法律知识不了解,现在出门看得到横幅,在家听得到广播,慢慢就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从“智慧大脑”的精准监测,到“地面+空中”的立体巡逻,再到“校园+社区”的全域宣传,后巢乡通过“智慧+人力”的双轮驱动,织就了一张牢固的平安防护网。未来,后巢乡将继续深化平安建设举措,让智慧赋能更高效、人力守护更贴心、宣传引导更深入,让“平安后巢”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为辖区群众守护好稳稳的幸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颖
编辑 陈美伊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