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科技创新浪潮奔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深刻塑造着发展新格局,必须自觉站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科技变革脉动,将人才引领发展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聚焦“筑巢引凤”,在优化人才集聚生态上出实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核心要素,必须主动融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高地。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牵头或协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更具竞争力、吸引力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打好“组合拳”,形成“强磁场”。二是建强平台载体。积极支持各类高新技术园区、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同时,引导推动科技人才向产业发展一线、基层治理一线流动,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深化机制改革。积极参与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在科研项目管理、经费使用、人才评价等方面勇于突破,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人才创新内生动力。
二、聚力“引智育贤”,在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上下真功。人才活力能否充分迸发,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和环境氛围,必须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襟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使用那些敢于创新、善于突破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二是完善培养引进体系。坚持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一方面,注重在重大科研任务、重点工程实践中培养锻炼本土人才,形成梯队;另一方面,以求贤若渴的紧迫感,精准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大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三是优化激励服务保障。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主动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在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更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全心投入创新创造。
三、聚效“赋能发展”,在推动人才红利惠民上求实效。人才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发展、造福人民,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和民生福祉。一是推动人才服务基层。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合作、咨询服务,特别是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领域,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以人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二是促进科技赋能治理。支持熟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专业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关怀和思想联系,注重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将更多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发展,成为新时代民生改善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幸福密码”。
(作者:溧阳高新区科技局 蒋俊美)
)
)
)
)
)
)
)
)
)
)
)
(张家口会展中心地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