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如何走进现实?(养老机器人如何降低成本) 99xcs.com

养老机器人,如何走进现实?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达550万。除了职业人才的培养之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养老机器人是否能发挥作用?就在这两天,“保姆机器人大会”在成都举行,大部分产品都与老年人康养有关。目前,养老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的它们如何实现普遍的落地应用?《新闻1+1》连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陈渌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陈殿生,一起来分析解读。

哪些产品能满足

未来的养老新需求?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 陈渌萍:从场景上来分类,第一类就是居家场景,包括智能护理床、陪伴机器人、清洁机器人以及紧急呼叫机器人等。第二类场景就是社区场景,包括社区巡检机器人、健康监测机器人以及康复辅助机器人。最后一类就是机构场景,包括养老院的送餐机器人、失能老人的移位机器人,以及能代替人工搬运的二便护理机器人,还包括通过记忆卡片、互动游戏来延缓认知衰退的一类,叫认知障碍干预机器人。我们就从场景上把现在机器人产品的类型分成这三大类,这三大类是现在主要研发的应用方向,也是未来养老的一个需求产品。

老年人对养老机器人

有哪些刚需服务?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 陈渌萍:不同的生活情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刚需服务。比如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监测就很重要,因为监测可以针对一些潜在的风险提前发出预警。

在我们孤独的时候,就会希望情感交互机器人能分析我的情绪,陪我聊天,提高我的生活质量。当我不幸失能的时候,生活照料就很重要,比如说把我从床移位到轮椅,帮我擦身、洗头,做清洁护理甚至喂食等,这些都会成为刚需。

养老机器人商业化难在哪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 陈殿生:对于养老机器人来说,最难的还是安全性。由于以人为对象,要保障零失误,比如喂饭机器人,我们能够去识别菜品,也能够识别老人的口部,可以实现自主喂饭,但是到了敬老院,如果老人出现呛咳,机器人能不能采取措施?机器人现在仅仅是喂饭,还不能够实现拍背、防止呛咳这种防护,所以说要进行纳入排除,限定一定的老人的应用对象。

展望未来

机器人怎么辅助人类养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 陈殿生:机器人来辅助养老分三个阶段↓

此前是属于人工护理养老;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属于机器人来代替一部分人去进行辅助护理,叫人机协作型的护理机器人;未来人形的通用机器人如果研发出来,它能够保证安全,就可以做很多工作,将来一个机器人是多功能通用的,可以代替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