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由东莞程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
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测定仪-激光闪光法以性能参数为核心,是材料热物理性能精准评估的关键工具。通过非接触式激光脉冲加热与红外探测技术,实现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快速量化,为航空航天、电子封装、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提供高精度热性能数据支撑,推动材料研发向高效、可靠方向升级,助力工业制造实现热管理优化与性能精准控制。
一、测试原理精准化
采用激光闪光法原理,通过高能量密度激光脉冲(波长1064nm,脉冲宽度≤3ms)瞬时加热样品表面,利用红外探测器(响应时间≤1μs)捕捉背面温度上升曲线。结合热传导模型算法,通过温度上升时间与最大温升计算热扩散系数(α),再通过公式λ=α·ρ·Cp导出导热系数(λ),实现从微秒级热响应到宏观热性能的全过程参数化分析,消除热对流与辐射干扰,确保测量结果重复性误差≤1%。
二、技术特性参数化
设备具备±1%热扩散系数测量精度与±2%导热系数计算精度,支持-196℃~2000℃超宽温域测试,适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多类样品。样品尺寸兼容性广,支持直径10-30mm、厚度0.1-10mm的圆形片状样品,厚度测量精度±0.01mm。全自动化控制支持激光能量调节(0.1-100J)、探测器增益自动匹配及温度校准功能,确保不同材料测试的参数稳定性。
三、应用场景差异化
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高温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验证,支撑发动机热端部件设计;在电子封装中评估芯片封装材料的导热性能,优化散热结构;在新能源领域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相变储能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测试,支撑热管理系统研发;满足建筑保温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日常应用场景的热性能评估需求,实现从极端工况到常规应用的跨场景热管理验证。
四、操作流程标准化
测试流程包括样品预处理、装置校准、参数设定、动态测试及数据分析五步。具体步骤为:通过机械抛光与等离子清洗确保样品表面光洁度;采用标准样品(如Pyroceram 9606)进行系统校准;通过智能触控屏设定激光能量、样品温度及探测器参数;启动测试后实时记录温度-时间曲线;通过专用软件自动计算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并生成包含三维热传导模型的数字化报告,支持多参数拟合与热性能预测。
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测定仪-激光闪光法通过测试原理精准化、技术特性参数化、应用场景差异化、操作流程标准化、核心优势突出化及维护保养体系化,构建起材料热物理性能全维度量化验证体系。
)
)
)
)

)
)
)
)
)
![放弃主角改演配角,这5位自降咖位的明星,风头一点不输!(放弃啦不演啦[娱乐圈]主角)](/img/9.jpg?text=放弃主角改演配角,这5位自降咖位的明星,风头一点不输!(放弃啦不演啦[娱乐圈]主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