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对决精彩 人才培养立功(无人对弈是什么意思) 99xcs.com

空中无人机穿梭竞速,地面无人车驰骋越障……日前,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总决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展开“比武”。

通过本次赛事,广大青少年以“智能科技”为桥,以“国防教育”为魂,在探索时代前沿技术中各显神通。而近年来有关学科、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更支撑起青少年们的创新之梦。

本次比赛设置了光纤遥控飞行挑战赛、地面反无人机群挑战赛、空地无人协同对抗赛、无人车集群竞速赛、陆空联合保障运输赛五大赛项。“所有赛项均以实战场景为设计蓝本,将国防领域的核心技术需求融入竞技环节,全面评估选手的技术功底、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国防素养。”大赛主办方负责人介绍。

比如在陆空联合保障运输赛项中,不时袭来的强风经常干扰选手。最终,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胡腾、卓奕潮、温善威、李崇辉和李薇5名学生组成的“鲲鹏战队”,以总分第一、全场最短用时摘得该赛项全国一等奖第一名。“这份成绩是我们一起拼出来的。”队长胡腾说。

本次赛事设计充满创新性,诸多赛项都对比赛用机用车的自主控制功能给出较高分值,促使选手在自动化方面着力。

令人欣喜的是,几乎没有参赛团队使用市面上的“现成货”。他们手中的参赛设备,都经过了自主改装。

上海海事大学参赛队队员电子系学生廖永茂、物流工程学院学生李昕翱就对无人机进行了大幅改造,自主完成了飞控优化和结构设计。“当初钻研无人系统,主要原因是觉得好玩,玩着玩着,越来越觉得有意思。无人系统用途广泛,我们会持续探索应用场景。”廖永茂表示。

中北大学陆空飞鹰队队长刘宏娟曾是军人,她将战场上的经验应用到了比赛设计中,把无人机用的步进电机嫁接到无人车,利用其直线驱动特性连接梯形丝杆,实现了快速自主卸载。

“不少成绩优异的选手因个人兴趣爱好深度钻研,在操控乃至研发方面都形成了特色。”青少年们的创新赢得了大赛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青年学子创新热情的背后,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突破。各院校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持续输送优秀人才。

本次比赛中,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表现亮眼。该校组建10支精锐队伍,全面参与五大赛项。最终10支队伍全部获奖,分别是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该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齐福利介绍,该校构建了“真场景、真项目、真需求”的产教融合生态,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大赛评审专家纷纷表示。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3日 第03版

作者:本报记者 高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