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沈阳11月3日电 (孝媛)聚焦产业发展新需求,瞄准科学技术新前沿,辽宁省积极引导博士后高端人才队伍开展科技创新,累计承担国家及省级重大项目800余个,获得专利授权8574项,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383项,让技术创新在产业应用场景里落地生“金”。
为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辽宁省率先启动了企业项目博士后工作,目前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8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42个,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民营企业和各类园区,把实验室建在生产车间,让成果转化“一步到位”。
辽宁省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博士后向企业集聚、为产业助力。针对重点产业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及时发布人才(项目)需求目录,辽宁省每年对新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给予每人10万元奖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科研成果可作为在站或出站后评聘职称的依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按规定享受转化收益。
据悉,“十五五”时期辽宁省将加快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推动建立省内外高校博士后互招机制、重点企业与对口高校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每年招收博士后600人以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攻关,让更多科研成果在辽宁实现转化。
)
)
)

)
)
)
(发朋友圈不能靠脸吃饭的说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