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至25日,国家林业草原沙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娜副所长带队的科研团队,深入甘肃、青海两省开展沙棘资源调查与选优工作,圆满完成了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沙棘优良品种创制及功能产品研发”的阶段性任务,并与当地企业、科研单位达成合作共识,为沙棘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调查共筛选并收集81份优质沙棘资源,其中雌株76份、雄株5份,涵盖丰产性、抗逆性等优良性状。科研团队对每份资源的生长环境、地理位置及表型特征进行系统记录,采集果实样本用于营养成分分析,并剪取3000余枝穗条用于扦插繁育与种质资源库建设。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为沙棘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标志着我国沙棘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调查期间,科研团队走访了甘肃洮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国家中国沙棘良种基地,与当地企业负责人、育种专家等就种质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升级展开深入交流。各方一致同意加强跨区域协作,整合资源与技术优势,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共同提升沙棘产业竞争力,推动沙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沙棘作为兼具生态修复与经济价值的“生态先锋”,其果实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晋甘青三地将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沙棘种质资源保护与高值化利用,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力争将中国沙棘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让中国沙棘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沙棘产业的“金名片”。
此次沙棘资源调查与选优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为沙棘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晋甘青三地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沙棘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沙棘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