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中国首位牺牲缉毒警察:两年缴102斤毒品死后姿势让人心疼(我国首位) 99xcs.com

1987年12月的一天,云南广南县传来一声枪响,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早晨。一群缉毒警察立即赶向枪声传来的地方,但等他们赶到时,远远看见队友陈建军已经倒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土地。由于失血过多,陈建军早已停止了呼吸,脸上结了一层薄霜。他的双眼依然睁着,手指向远方,似乎在指引着什么。陈建军身上有无数伤口,腹部中弹,头部也被击中,显然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经历了极为激烈的斗争。

陈建军出生于1962年云南麻栗坡一个公安家庭。由于他出生的那天正好是建军节,父亲陈世富便给他取名陈建军。从小,陈建军就喜欢跟着父亲去警局,警察们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受此影响,陈建军的警察梦想从小就悄然生根发芽。

随着金三角毒品犯罪的严重性不断增加,云南位于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毒品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为了打击日益严重的毒品犯罪,云南省公安机关计划组建我国首支缉毒队伍。高中毕业的陈建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一夜未眠。他虽然知道这个工作危险重重,但依然决定瞒着父母,偷偷报了名。

面对激烈的竞争,陈建军并没有气馁。为了提高自己在选拔中的胜算,他每天早起跑步,进行各种锻炼,付出异常辛苦。选拔日,他凭借过硬的军事知识和优异的体能成绩,成功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县第一名。

得知儿子通过选拔的好消息,陈世富心中五味杂陈。作为一名公安干警,他非常清楚缉毒警察的工作有多危险。然而,陈建军的梦想就在眼前,陈世富看着儿子,最终决定支持他:“是个爷们,就好好干,对得起国徽!”

陈建军进入集训队后,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刻苦。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便开始训练,努力提升自己的体能和技能,最终被评为优秀学员,顺利被分配到砚山缉毒队。1983年,他又调到了平远街缉毒小组,开始了自己的缉毒生涯。

平远街是毒贩活跃的地方,毒品交易频繁,且局势复杂。陈建军和队友们不分昼夜地工作,白天堵截,晚上便乔装打扮,悄悄进入村子侦查。通过长期的侦查和与毒贩接触,陈建军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法,迅速积累了线人,得到了毒贩的许多情报。

在两年的时间里,陈建军和战友们成功抓获了大量毒贩,缴获了大量毒品,捣毁了多个毒品窝点,立下了赫赫战功。1985年,他因为出色的表现被选中执行特殊任务,成为了卧底。

作为卧底,陈建军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他必须和毒贩周旋,靠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冷静判断,才能安全完成任务。为了打入毒贩内部,他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穿上不拘一格的衣服,学会抽烟、喝酒,甚至纹身、染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不拘小节的小混混。

为了进一步掩饰身份,陈建军与妻子也发生了争吵,每次吵架后,他离家出走,回家后又自责不已。妻子和孩子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但他始终不能揭示自己身为缉毒警察的身份。每当妻子和父母担心时,他只能苦苦压抑内心的痛苦,假装一切如常。

1986年8月,陈建军收到任务,伪装成买家接触毒贩冯育焕。冯育焕非常警觉,陈建军冷静应对,用广东话与其对话,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准备好的现金,最终成功吸引冯育焕前来交易。当交易时刻到来,陈建军的队友成功抓获了冯育焕,这次卧底任务完美收官,陈建军的信心倍增。

1987年,陈建军再度进入毒贩组织,这次的目标是周荣云。周荣云极其狡猾,他不断试探陈建军的身份。一次,周荣云故意将猪肉放到陈建军的碗里,陈建军果断表现出不满,摔碎了碗,成功避开了暴露身份的危机。最终,毒贩们开始信任他,交易顺利完成。

然而,陈建军始终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1987年12月13日,陈建军接到任务,准备与毒贩冯德国在珠琳镇进行交易。然而,由于毒贩临时改变了交易地点,陈建军不得不独自前往曙光乡。到了交易地点,毒贩们迅速察觉了异常,冯德国转身逃跑,陈建军奋力追击。

在追逐过程中,陈建军与毒贩陶顺明发生激烈对抗,陶顺明被击毙,但陈建军也中弹,重伤倒地。最终,冯德国和其他毒贩将陈建军围攻,最后致使他英勇牺牲。年仅25岁的陈建军,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牺牲的缉毒警察。

陈建军在短短两年间成功打入毒贩内部24次,抓获19名毒贩,缴获毒品102.8斤,因其英勇表现被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的荣誉。

每年,像陈建军这样的缉毒警察都会为保护国家、人民和家庭英勇牺牲。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责任,生活在危险的阴影中。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公安系统共牺牲362名缉毒警察,数量是一般警察的4.9倍,他们的伤亡率也远高于其他警种。

缉毒警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毫不犹豫地献出了生命,为社会和人民的安宁保驾护航。